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兼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9月当月,进出口总值达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自6月以来,我国进出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王军指出,我国制造业出口连续8年保持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1%。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出口达3.75万亿元,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长25.5%,包括一座价值近15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平台,年产能可满足千万人口城市居民生活用气需求。
在品牌建设方面,自主品牌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前三季度,电动汽车和农业机械出口中,自主品牌占比分别达59.5%和40.2%,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高。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新三样”产品及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两位数。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6.2%,高出整体进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1.7%。其中,自共建国家进口的大宗商品占比为64.6%,农产品进口占比达69.1%,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1.1和3.1个百分点。出口方面,电子信息产品、高端装备、风力发电机组分别增长16.6%、37%和58%,“衣食住行”类商品出口亦全面增长。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已与共建国家签署100余份合作文件,其中农食产品准入类70余份。
外贸经营主体数量持续扩大。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70万家,同比增加5.2万家,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其中,民营企业61.3万家,进出口19.16万亿元,增长7.8%;外商投资企业8万家,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3.1%。
在新业态方面,跨境电商保持活跃。吕大良介绍,202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进出口总值的6.3%,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9万亿元,增长11.6%;进口2811.8亿元,增长5.5%。
区域外贸表现方面,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前三季度合计进出口增长5.2%,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超过80%。国际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的11.8%,继续位居全球首位;我国是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海关贸易景气调查显示,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