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偏见,网络祭祀已被官方“正名”

  •   2022-05-19/16:37
  • 没有烟熏火燎,没有爆竹声响,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网上祭祀”,成了现下最受欢迎的祭奠方式。

    轻点鼠标祭拜“先人”

    小周夫妇旅居海外多年,今年,他和妻子选择通过网络祭祀的方式来祭拜已逝亲人。“清明就放3天假,这么远的路程,来回要好几天,最主要的是老家已经没什么亲人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每年清明回去‘祭祖’,都感觉非常地不方便,何况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根本没法祭拜。”小周说,“前几天,我把要祭奠的亲人的生平、人生经历、遗嘱、照片等输进了朋友推荐的“思念堂”网上祭祀平台,在那里建了一座“纪念堂,‘供品’、‘仪式’全都应有尽有”小周讲到。另外,在网上祭祀,不管是在亲人的祭日,还是平常的日子,都可随时随地都可打开手机在网上“扫墓”。“谁说非要烧纸才是尽孝?这样的方式既新颖又环保。”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像小周这样通过网络祭祀的海外同胞不在少数。

    祭祀要传统还是要现代?

    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往往都需要后辈在墓前跪拜,而现代的祭祀方式是否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祭祀的文明和孝道呢?网民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支持网上祭祀的网民认为:网上祭祀更方便环保。

    一些网友表示,2000年我国就出现了第一家网络祭祀平台,目前已发展至2000多家。其有三个方面的优点是传统祭祀所不能比拟的: 一、文明快捷。网络祭祀没有呛人的烟雾,更能体现快捷、环保;二、跨越时空。现实中的“纪念馆”,一些亲友也许无法前往,而互联网将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完全打破。三、精神永恒。网上纪念馆可无限地存放照片等,永久保存,无限扩容。

    不过,也有诸多网民表示,传统祭祀表达情感更真切。

    网友“tx”表示:网络是个虚拟的东西,用它来缅怀已故的亲人总感觉不对。

    网友“zhouzhou”觉得:清明节是一个祭奠先人的节日,用网络怎么能代替呢?

    网上祭祀得以“正名”

    据了解,网上祭祀并不仅仅限于民间,这两年因疫情原因网上祭祀逐渐火爆,来自官方的推动,功不可没。2003年,民政部曾发出通知倡导网上祭祀,号召殡葬业“破千百年丧葬陈规陋俗,树新世纪祭祀文明新风”。此后,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主办的”中国青年网“每年都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网上公祭活动。

    而在今年的清明前夕,民政局也下发了相关文件,倡导广大市民采取”网络祭祀、居家追思“等文明祭奠方式。这足以证明,网上祭祀已得到了一定的“正名。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