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豆包输入法正式发布,提供语音输入与键盘输入两种核心交互方式。该产品基于豆包 App 同款语音模型开发,在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能力上实现优化,同时覆盖多场景输入需求,目前安卓版本已登陆应用商店,iOS 版本计划于近期上线。
在语音输入功能上,豆包输入法可适配复杂使用场景,支持轻声、快速说话及嘈杂环境下的精准识别。针对识别误差,系统设计了双重优化机制:手动修正一次即可形成长期记忆,实现个性化识别升级;将光标移至文字右侧时,会自动弹出同音词选项(如 “他 / 她 / 它”),无需重新录音即可调整。方言支持方面,已覆盖粤语、四川话、陕西话、江淮方言、冀鲁方言、兰银方言、晋语等品类,部分方言识别准确率接近普通话水平,同时兼容英语及中英混合输入模式,并具备自动纠错能力。
键盘输入端,其智能联想功能可结合语境预判表达,用户输入 “最近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别……” 时,系统可提示 “感冒了” 等接续词汇。数据显示,在完整单句输入场景中,文本长度增加可提升纠错精准度。此外,键盘输入同样支持自动纠错,并可联想文字、符号、emoji 表情等内容。
平台适配层面,安卓版本提供长按空格输入模式,配备一键撤销、一键发送功能,同时支持离线语音输入,无网或弱网环境下可正常使用,适配户外、信号不佳等场景。iOS 版本则设计 “免跳转保持时间” 自定义选项,可减少录音权限切换干扰,默认启用 “按住空格松手结束” 的语音输入逻辑。
此前内测阶段,该产品已获得社交媒体用户反馈,被评价在流畅性与准确度上表现良好,部分用户提及 “可以用嘴打字”。作为 AI 技术驱动的输入工具,豆包输入法的推出契合第三方输入法行业的技术升级趋势,当前行业正以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力,从被动工具向主动智能中枢转型。
公开信息显示,豆包输入法由字节跳动开发,可对接其 AI 生态资源。产品安装包体积为 139MB,基础词库覆盖网络词汇与生僻字,语音识别依托 Seed-ASR2.0 模型构建,该模型在中英文测试集上的错误率较前代降低 10%-40%。目前产品暂不支持双拼、手写输入及表情包直接发送功能,相关功能或在后续版本中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