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中国 5月16日消息 近期,空姐乘坐顺风车遇害一案掀起轩然大波,滴滴顺风车乃至整个网约车行业均沦为众矢之的。
对此,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约车行业不是法外之地,保障乘客安全也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下一步交通部将从加强事前准入把关、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等三方面指导各地网约车规范发展。
针对近期网约车司机犯罪案件频出这一乱象,交通运输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各地网约车规范发展:
一是加强事前准入把关。严格落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对企业、车辆、驾驶员的准入许可要求,尤其是加强对驾驶员的驾驶经历、交通责任事故、暴力犯罪记录等背景情况核查,防止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进入行业,守住安全底线,从源头上保障安全。
二是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主体责任。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保证接入的车辆和驾驶员取得合法营运资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应通过卫星定位、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保证线上线下车辆和驾驶员一致。
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网约车平台公司应组织驾驶员开展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服务规范、安全运营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提升驾驶员遵纪守法意识和服务水平。同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网约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不过,网约车目前仍漏洞重重。因行业准入要求过低,平台把控不严,对司机背景未加审核,就准予进入平台,导致乘客安全无法保障。虽说顺风车目前并属于网约车,但顺风车更不应成“漏网之鱼”。据了解,目前成为一名顺风车司机实际上非常容易。只需在APP中填写车主信息及车辆信息后,经过人工审核即可实现。可见,其并未对司机背景进行审查,导致有犯罪记录的人员进入到平台中,对乘客安全造成威胁。
顺风车领域以滴滴出行与嘀嗒出行为主,目前颇受争议的便是顺风车业务中的社交功能。据悉,2105年6月,滴滴上线顺风车业务,并增加了“社交元素”,即拼车结束后乘客和车主可以通过贴“标签”互评。顺风车本意是让乘客和车主能相互交朋友,但现在看来,却是“危机四伏”,充斥着不安全因素。
对此,交通部将从制度上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乘双方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部分还未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快落实国家层面的改革意见,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实施细则,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蔡团结表示,目前网约车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约车合规化发展进程仍然较慢;部分平台公司纳入行业管理和依法监管配合不够,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仍未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线下服务能力亟须增强;行业监管手段不适应,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
由此看来,网约车行业要想真正意义上做到为大众美好出行而服务,还需上下求索,不断完善平台管理机制,提高司机准入门槛,增强乘客信息保护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以实现美好出行这一目标。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