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花粉过敏问题困扰着众多“过敏星人”。为帮助公众更好地掌握花粉动态、做好科学防护,京东买药与知乎携手推出“春季花粉图鉴”,为春季过敏人群提供了一份全面的防治指南。

这张过敏地图不仅整合了全国各地的致敏植物分布情况、花粉浓度数据,还结合区域气候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过敏防治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春季花粉过敏的主要元凶往往不是观赏花卉,而是大量释放花粉的树木,以松树、柏树、柳树、杨树、桦树等为主。

这些全国范围内常见的致敏植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活跃期。例如,东北地区的过敏高峰期通常出现在4月至5月,而华东地区是2月至3月。华南地区以松树花粉为主,而生活在华北地区的民众春季对杨絮、柳絮的集中爆发深有体会。实际上,致敏原并不是这些絮状物本身,而是附着在其上的细碎花粉。此外,西南地区多山区,不仅要预防花粉,尘螨、虫螨也是需要注意的过敏原之一。

春敏季以来,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过敏门诊的问诊量环比提升近5倍;皮肤医院整体问诊咨询单量同比去年提升近60%,越来越多的过敏患者选择在线问医生。

京东互联网医院皮肤医院皮肤科全职医生刘立红提示,过敏体质患者在春季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在公园等花草树木较多的环境中行走,防止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此外,过敏体质患者外出可以戴口罩和帽子,同时尽量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不化妆,补充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

受全球变暖影响,现在北半球的花粉季会提早到来,且持续时间有所延长。研究显示,65%的观测地点的花粉季持续时间有所延长,平均每年增加0.9天。此外,还有一些天气原因导致过敏风险提升,如大风与雷暴天气会加速花粉传播,尤其是雷暴容易把空气中的花粉击碎成更小的颗粒、散播到各处,更易被人体吸引发“雷暴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