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在“中央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上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央企改革的方向是把现在中央企业,特别是竞争性领域的中央企业彻底市场化,底线是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针对于这一方向,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系统,而国有资产监管中最核心的资金管理问题就成为了央企改革必须走稳的第一步。
追溯央企的改革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也已经将近有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央企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经过了前几年金融风暴的磨练之后,央企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国内竞争到走出国门、从国外管理方法的学习模仿到实现自我创新的方向转变。这也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明智之举和十一五期间政府给出的正确指引。但是,这并不代表央企的改革工作就已经功成名就。实际上,央企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在资金管理方面。
央企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像是一个恶性肿瘤:不痛不痒却非常致命。资金无法集中管控正是导致这颗恶瘤生成的罪魁祸首。由于很大一部分央企经过了多次的兼并和重组,因此层级架构特别复杂,子孙公司满堂,银行账户众多,导致资金无法进行集中掌控;因为缺乏一个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总部对自己下属企业的资金状况并不了解,因此无法及时调控内部资金的闲置和短缺问题。很多时候,一部分下属企业的闲置资金在企业账户里沉睡多时发挥不了作用,而一部分急需资金的平行或上下级公司却只能被迫去银行贷款,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使用成本不断飙升;企业对自己的资金状况缺乏了解,一方面导致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频频出现,大额的资金从内部渠道流失;另一方面,无法提供科学的资金预算依据,使得企业在做决策时风险加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十一五期间,央企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欠缺已经逐一显现。进入十二五,国资委开始狠抓央企的资金管理问题,对央企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这种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
专家建议:借助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来帮助央企加快提升资金管理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提到信息化手段,很多企业首先会想到以ERP为首的财务管理软件,但是对于央企这个庞大的组织来说,ERP这样一款只是针对事后管理的软件远远无法满足央企发展的需求。对于央企来说,更需要一款真正专注于资金管理领域里的专业软件。
现在中粮集团、东风汽车、三峡集团、中铁股份、鞍钢集团等众多央企率先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拉开了自己的资金管理布局,除了增强专业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外,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专业的资金管理软件—九恒星智能资金管理软件,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
九恒星智能资金管理软件为央企及集团型提供了资金集中管控的平台。通过九恒星智能资金管理系统,企业集团的资金在集团财务公司或者结算中心通过资金账户进行集中和统一管理,集团能够对下属企业的资金量进行动态、实时的监管。此外,借助九恒星智能资金管理系统,财务公司或者结算中心还可对各子公司申报的预算进行总额管理并进行内部借贷,当子公司有剩余资金时,可向集团委托贷款;缺乏资金时,可向集团申请委托借款,这样集团就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控制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充分利用自有资金、降低财务费用,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据调查,目前全国120余家央企中,有20多家是九恒星智能资金管理软件的忠实用户,市场占有率接近17%。行业专家曾就九恒星智能资金管理软件为何风靡市场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九恒星的智能资金管理软件具备很强的行业特点,并且应用了最新的网络和电子银行技术,用较少的时间和费用,在20多家商业银行的配合下,开创性地为集团企业提供了资金流的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弥补了ERP软件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欠缺,这是它赢得市场的核心关键。
央企所在的行业因为多数都是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央企的改革也直接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因此央企改革不仅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严格布局和精密规划的工作。所以第一步棋非常重要,而全面提升央企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正是央企改革必须走稳的第一步棋!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