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拼多多上市后,一直负面新闻不断。先是“童话大王” 郑渊洁发布微举报拼多多平台上的专营店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六家美国律所宣布,将对拼多多提出诉讼,后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牵头召开行政约谈会,要求拼多多平台经营者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入驻平台经营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审核,积极配合各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检查。
虽然在上市首日,拼多多从 19 美元发行价一度冲到 26.7 美元高点,但随后几个交易日股价出现连续下滑。截至美国时间 8 月 2 日开盘,拼多多股价暂报 19.56 美元,5 天内累计跌幅约 27%,并且一度跌破发行价。
种种消息,惹得不少网友吐槽,拼多多果然是3亿人都在用的假货app。为什么拼多多不招人待见?
首先来说说拼多多的推广方式。与淘宝、京东不多,拼多多利用朋友圈来推广。朋友圈是一个强关系场域。拼多多的闯入无疑是对朋友关系的滥用。因为平时的微信投票,点赞已经够让人烦,现在又来了拼多多。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情况,那些平时不和你联系的人突然某一天发来信息:麻烦帮我砍下价吧,谢谢。拼多多这种对熟人朋友圈的消费着实让人厌烦。
其次,拼多多尴尬的品牌形象。拼多多,拼多多,这个夏天没有哪支广告歌曲能比这个更具洗脑。为了上市,拼多多铆足了劲在各大电视台推广一番。出生腾讯,火于朋友圈,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的推波助澜,拼多多成功跻身于几大电商行列,占据了淘宝、京东可望而不可及的四五线小城镇的市场。但是这种品牌的定位让许多人都眉头一蹙,低廉的价格、口水的广告语以及时不时的负面新闻,尤其是大量仿品的销售,败了许多人的好感。
最后,较低的销售门槛和监管不当是根本。互联网时代,诚信经营是基础,但是拼多多作为一个交易平台并没有把控好售卖门槛,导致大量仿品的涌入,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还是对正品厂家的伤害。一分价钱一分货没错,但对于广大的拼多多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小城市的用户来说,在使用拼多多时就忽略了这点,他们没有认识到电商的水的深浅,天真地把互联网当做质量和价值的标准。“网上的东西没错的。”当一瓶瓶他们认为的“超能”变成了“超熊”,“小米”变成了“小米新品”,正品厂家受到质疑,平台受到责问,仿品厂家受到追究。无论身处哪个环节,都是不利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或许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财富,但从平台的长久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拼多多一开始加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或许不会有近日局面。
成也萧何败萧何,如今拼多多身陷囹圄,它该何去何从呢?
图片来于网络,如侵删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