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个月,就是滴滴成立6周年,然而在庆生前夕,呈现在滴滴近9000名员工眼前的不是星辰大海,而是急速旋转的道歉漩涡。
滴滴针对媒体报道的21岁空姐李女士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一事,发布公告向受害者家属及公众道歉,表示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同时,滴滴承诺将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全面彻查各项业务,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距离滴滴上一次向公众道歉,仅仅过去8天。而在此期间,滴滴在广东肇庆还发生过一起司机持刀威胁乘客的事件。虽然乘客事后没有报警,但双方当街撕扯的视频还是被挂到网上,引起了警方的关注。
接二连三的司乘矛盾在滴滴遭受外部调整的关键期被不断放大,暴力打人甚至演变到恶意杀人,摆在滴滴面前的已经不再只是司乘安全问题,而是关乎生死的生命课题。
然而,从10天之内连续3起伤人事件来看,滴滴显然还没有修好这门课程,这对于它接下来的IPO计划,无疑是一个负分项。
被害空姐所属航空公司祥鹏航空在微博上发表声明《关于祥鹏航空员工遇害事件的声明》。声明称,经郑州警方通报确认,祥鹏航空员工李某于2018年5月5日晚从驻勤酒店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
根据平安郑州发布的警情通报,“受害人李某朱(空姐)在搭乘网约车途中被害,网约车司机刘某华有重大作案嫌疑,现警方正在相关区域全力开展搜捕工作。”
这一次,滴滴方面在反馈速度上相当及时。
5月10日,滴滴方面发表声明表示,作为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真诚地和李女士的家人道歉。同时,滴滴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5月10日晚间,滴滴公司再次对外公布,发表了悬赏额高达100万元人民币的悬赏令,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线索,寻找该名具有嫌疑的顺风车司机,同时公布了该名具有嫌疑的身份证号、电话和照片。
但这并不是滴滴的顺风车第一次出事。
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岁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司机潘某持刀逼迫被害人交出身上财物,之后将其残忍杀害。随后滴滴公司通报称,涉案司机在平台上的注册信息均为真实信息,但涉案车辆的牌照系司机临时伪造。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受害人在发现车牌和平台信息不相符时,选择了在平台上取消订单,并继续乘坐。
除了违法犯罪情节严重程度不一样,这次的空姐遇害事件和此前的滴滴打人事件很大的差异还在于一个是顺风车,一个是快车。
顺风车从业务上定位是公益性质,滴滴只是司机乘客的信息撮合方,并不抽取佣金,只是收取很小比例的服务信息费用。而快车和专车一样,滴滴作为运营监管平台抽取20%左右的佣金。
此外,在滴滴司机注册平台中,对快车、专车司机的招募和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也不一样。
滴滴方面公示的信息显示,在北京地区滴滴快车司机注册需要实行实名制,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同时需无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事故,此外,驾龄3年以上,准驾车型C2及以上。一般审核期限为3~5天。
而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则相对宽松,根据滴滴APP招募顺风车司机信息显示,需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均真实有效,且驾龄需在一年以上。车主审核时效最快为48小时,新车或新驾照则需要7-14天。
但滴滴方面强调,公司已经与公安部门展开了紧密合作,对车主进行背景筛查,排除犯罪记录人员、在逃人员、吸毒、重性精神病人员等人员进入平台。只有通过审核,才能在平台进行接单。
而这背后,滴滴出行CEO程维日前公布的数据是,2017年,滴滴服务了74亿次用户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务的用户订单超过3000万笔、4000万人次。
海量订单也意味着巨大的安全挑战。平台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很多时候,滴滴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网约车成功改变了公众的出行方式,但是Uber、滴滴这样的独角兽在创业路上自己都是一边跑一边换轮胎,作为后勤保障的安全措施也是一步一步迭代升级中。这才有了后来“三证验真”的注册审核机制,“号码保护”、“分享行程”、“紧急求助”和“人像认证”等功能。
作为出行平台,滴滴没有办法像出租车公司一样做到全部自有司机运营,即使是能严格管控全部司机,滴滴也不能保证司机在工作过程中全部能遵纪守法。除了不断升级安全保障机制,滴滴需要做的是建立更加完善流畅的垫付、帮扶、援助、关怀机制。
今年3月,滴滴宣布在现有的安全保障体系基础上推出安全保障服务品牌关怀宝,不过该服务覆盖的是专车和快车两个业务线,但顺风车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网约车业务,并未包含在其中。
而这一次对于滴滴而言的教训是,在不断提高专车、快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时,即使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顺风车,安全保障机制也需要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