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命脉产业涉密数据 需制度技术双保险

  • 来源: 驱动中国   2016-04-27/11:14
  • 近日,由中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等部门主办的“数据的力量——全球领先安全技术分享会”在北京召开。各界代表就安全产业发展趋势,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数据安全”乃当今社会发展中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数据安全问题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水涨船高。“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数据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已自不待言。维护数据安全,除了人们安全意识的觉醒,安全机制的建立、防护技术的研发便是重中之重。当前,数据丢失、隐私泄露问题的广泛存在,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数据保护,必须从国家层面加强制度建设,并进行数据安全机制的设立。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也已成为它们的重要资产,甚至能够决定其生死存亡。尤其是对国家命脉产业涉密数据来说,安全防护尤不可少。可以说,企业数据安全建设技术的采购,数据安全防护制度的确立,是必须,是必然。

    涉密数据管理亟待再升级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被视作宝贵资源,也正因如此,这些数据才成为了一些竞争对手窃取信息或某些不法分子谋取利益的切入点。若对数据的防护不到位,信息泄露便可能随时发生。

    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它们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数据保护机制。如员工对各种资料的拷贝、使用、传递,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审核程序等;还有,员工离职后,重要信息又如何处理?把关不严,一不留神,信息就可能丢失泄露。若是涉密数据,损失便会更大。

    这里有个案例,非常具有警醒意义,即“黄宇间谍案”。在涉密科研所工作的黄宇,因工作态度不端、业绩不良被单位解职,心生怨怼,进而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故此,对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对涉密数据管理措施的升级,十分必要。企业首先就得把好自身的数据防护关。并且,要随时关注职员的思想动态,监管记录他们对重要数据的使用行为等,防止因员工疏忽、因员工不良情绪带来的数据丢失。数据安全的制度“防护衣”必须穿好。

    技术驱动 制度管理落地

    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除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外,还须进行技术保护。没有技术的支撑,制度管理便难以落地。如封闭PC端接口,避免外部接口带来的安全威胁;涉及到数据备份、数据场景时通过多重系统认证,确保身份无误、操作无误,等等。

    目前,在数据防护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方面,最值得提出的便是我国容灾备份领域知名品牌鼎甲科技。在数据防护上,它已在业界树起了一面旗,为用户提供了最优化的数据保障平台。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评测,鼎甲科技产品在产品核心技术、各项性能参数上绝对领先同类产品。着实切中了数据安全防护之肯綮。

    鼎甲科技产品通过四重角色、三权分立的模式加强安全模块的数据保护。通过多重身份认证(USB-Key、机器指纹、账号密码),确保登录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安全管理员”角色,具备业务流程审批的权限;关键业务环节设置严格审批流程;验证接入服务器的合法性(采用PKI),并对备份数据进行特征管理等。通过领先技术的驱动,让企业数据保护管理制度真正实现落地,提质增效。

    双重保险 严防数据泄密

    随着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通信等行业数据量的增长,数据建设的步伐随之加快,企业应考虑数据的存储、容灾备份等各方面的数据安全,在落实制度管理的同时,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做好技术预防。在制度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企业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有效提高自身信息的安全系数。

    对此,鼎甲科技为用户提供的全方位的信息防护方案、风险防范机制,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数据泄密。其备份安全增强平台,以鼎甲容灾备份系统为支撑,建立多种安全管理机制,提升了业务流程处理的安全等级,为用户提供了高级别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环境。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技术预防能力。

    目前,鼎甲科技已经为教育、医疗、政府、公安系统等多个行业提供着信息安全保护,未来,在金融、通信、军工等涉密安全较高的行业,鼎甲科技将继续承担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的职责。

    鼎甲科技将始终以保护国家数据安全为己任,以成就世界级容灾备份企业为目标,以自身的不断发展、前进为前提,在专业领域为更多的企业、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优质服务,确保用户数据始终行驶在安全的轨道上。相信,在鼎甲科技的努力下,数据安全的“小船”将驶的更快、更稳!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