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演绎智能生活前景:勇猛的中兴Pre5G商用

  • 来源: 驱动中国   2016-03-25/11:08
  • 仅用了几年时间,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就在全球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上,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3月24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兴通讯CTO徐慧俊中兴通讯CTO徐慧俊以中兴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向外界介绍了5G技术将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捷。而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博士也介绍称,由中兴在全球首推的Pre5G将于今年下半年规模商用,将5G技术提前用于4G阶段,让用户可以在免更换终端的前提下,在4G时代提前享受5G的极速体验。

    在5G时代到来后,新的通信技术将给汽车、医疗、生活带来哪些变化?5G时代要来了吗?

    5G将会这样渗透人们的生活?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困扰着都市人,为了治疗“城市病”,智慧城市这一全新概念被全球广泛推崇。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5G: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分论坛上,中兴通讯CTO徐慧俊介绍称,中兴通讯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5G技术的演进,如何影响智慧城市的推进?徐慧俊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解释道:“在过去,我们通过简单的传感设备,例如摄像头、GPS、RFID,来实现单一模块的数字化,实现被动的感知;近几年,随着5G、云计算、视频分析和建模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实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的交通数据和业务的互联互通,可以对实时路况进行主动应对。”

    不过在未来,人们对于路况将有更精准预测。他进一步解释称,在未来,随着5G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基于5G通信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侧基础设施间的实时信息交互。

    “通过主动、智能的感知,通过对历史和实时数据的挖掘分析,可以智能预测未来的路况,可以指导城市路网的规划,为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智能交通的实现提供预测模型。” 徐慧俊称。

    徐慧俊称,尽可能多的感知、尽可能快的交互,成为服务智能交通时代的5G技术的核心。尽可能多的感知,就需要更大的用户接纳能力;尽可能快的交互,就需要更低的端到端时延。

    为了尽可能满足感知和交互,中兴通讯在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为了满足尽可能多的把传感器接入到通信网络里,我们提出了基于非正交复数扩频序列的多用户共享接入技术,使得上行接入能力提高了300%;同时我们基于统一空口(UAI)和云感知软网络(CAS)技术,将端到端时延降低到几个毫秒,确保了交互的及时性。这两方面的努力,使得基于5G通信的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现实。” 徐慧俊说。

    业内首推Pre5G 下半年可规模商用“实现这个蓝图的前提就是先进入5G时代,有足够的频宽载体”,徐慧俊如此认为。

    他用智能交通系统为例,让业内对于5G技术给生活、城市带来的巨大便利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前,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预计2018年将完成5G国际标准的制定,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但如果按照这张5G商用时间表,这些技术是否离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

    中兴通讯似乎并不想就这么甘心等待,如何在4G方兴未艾时提前布局5G成为这几年它的重要课题。日前,向际鹰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业界普遍预计2020年才可商用的技术,中兴通讯把这个时间缩短了四五年,具体商用时间是今年下半年。

    他所指的下半年可以规模商用的5G技术其实是中兴首推的Pre5G。早在2014年6月的全球首届5G全球论坛上,中兴通讯就领先于业内首次提出了Pre5G概念。

    简单来说,Pre5G是将5G核心技术提前用于4G,利用运营商现有的站点和频谱资源,成倍地提升现网用户的接入速率以及网络的整体容量,在5G标准化之前有效缓解数据流量剧增的挑战,为移动运营商提供更为平滑和高效的5G演进之路

    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讲,并不需要更换手中的4G终端,向际鹰介绍称:“Pre5G是中兴首先提出的,主要是把5G的技术在4G商用,特点是不需要更改4G终端,保持现有标准不变。Pre5G从性能上讲已经非常接近于5G。”

    据了解,2015年,中兴通讯的Pre5G Massive MIMO基站成功与多家运营商开展了基于现网的外场试商用测试,并将在2016年规模商用。向际鹰他介绍称:“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小规模的商用,从我们的产品面上讲,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具备商用能力。”

    谈及将于2020年正式商用的5G,向际鹰表示,理论上来说,标准发布以后就可以去商用了,但是非常困难。他解释道:“因为2018年标准发布以后,大家需要根据标准去做基站和终端,尤其是终端。商用的终端一般都要芯片去支持,芯片的研发至少要一年以上。终端的芯片变成终端,可能又要半年以上。所以2020年以后商用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他总结到:“Pre5G巧妙之处在于,虽然用的是5G技术,但不需要依赖于终端,也不需要依赖于标准,标准可以并行地讨论,但是我们先把5G技术用在基站上。”

    Pre5G获双料大奖背后的研发底气

    抓住5G前夕的空白期,提前让人们享受到5G的便利,就是中兴Pre5G的目的所在,而这一技术也在国际上得到至高赞誉。

    在今年2月底的2016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兴通讯凭借Pre5G Massive MIMO基站荣获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及“CTO 选择奖”双料奖。据悉,由GSM协会评选出的全球移动大奖是目前被业界认可的最高荣誉,素有通信业奥斯卡之称。其中“CTO 选择奖”的评委由全球上百家知名运营商中的十六家运营商CTO组成,他们从六个移动专项奖中评选出最后的奖中奖。该奖项注重产品创新性,并以能否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成本,提升运营商商业价值为衡量标准。今年,中兴通讯成为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企业。

    对于中兴拿到这两项大奖,向际鹰表示:“主要是因为我们提出这个创新确实比较超前。大家都认为, 5G在2018、2019才标准化,2020年以后才会商用。但我们眼下就可以把5G做成商用,不用更改终端,把可操作时间大幅度提前。所以评委一直认为这是中兴对产业形成的卓越贡献,非常认可。”

    向际鹰称非常高兴看到其他厂商跟进,他表示:“Pre5G Massive MIMO 这个概念是我们提的,这个设备是我们第一个做的,外场也是我们第一个开的。但是我们并不希望只有我们一家做,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和产品之后,所有人都可以这么做。”

    他补充道,做的人越多越表明受到认可。“我们叫Pre5G,可能别的厂商有别的名字。但在massive MIMO,多天线、不改终端这个技术上都是共通的,大家都是一致的。而且在这个技术之上,我们确实做出了很多贡献。” 向际鹰说。

    中兴在5G上的技术储备并非孤案,正如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所说:“创新是企业的DNA,专利是技术创新的灵魂。” 在国际专利储备上,中兴已逐渐累积起坚实基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月16日在日内瓦发布的公报,在2015年全球企业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中兴通讯位居全球第三位,总数达2155件。这是中兴通讯连续第六年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三甲,也是中国唯一连续六年获此殊荣的企业。

    这一成果要靠持续性的资金投入来维持,据了解,中兴通讯近年来坚持将营收的10%以上投入到研发中。有数据显示,近六年,中兴通讯在研发上的投入已超过500亿元,仅在2015年就投入超过100亿元,目前中兴通讯已拥有超过6万件全球专利申请、近2万件已授权专利。在5G的研发上,中兴计划未来每年投入1亿欧元。

    如果说当年在2G时代,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随着在3G标准上初步试水,再到4G标准积极参与,如今在全球5G时代到来前夕,中兴通讯正以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发出自己的强硬声音。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