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塑消费电子产业 SINOCES或成检阅场

  •   2015-07-07/10:53
  • 在“互联网+”国家战略推行下,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消费电子产业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而201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或将成为消费电子产业的一次大检阅。

    “互联网+”风起

    “互联网+”无疑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名词之一。

    5月28日,创维集团宣布与腾讯及牌照方中国互联网电视联手打造Geek Life生态圈。从卖硬件到提供丰富的内容与服务,创维将中国电视领域的“互联网+”战略引向纵深。

    事实上,布局“互联网+”战略,正成为传统消费电子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

    前不久,康佳智能电视线上品牌KKTV与阿里YunOS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围绕用户需求、产品规划、系统应用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TCL也不甘寂寞,宣称将通过“双+”战略,建立对韩日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与其他中国同行不一样的是,TCL的智能家庭战略是云端、智能终端、APP应用、智能网关“四合一”。

    国内消费电子巨头长虹则开始剥离传统家电企业的形象,将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作为新的发力方向,以智能化终端、网络云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开发,去整合旗下各类消费电子业务。

    海尔的互联网改革更加彻底,它最终的目标是要取消中间管理层,只剩下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三种人。海尔CEO张瑞敏在海尔发动的所有变革的指向,都是在消解海尔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的属性,最终也可能会消解海尔原先清晰的企业边界。

    对此,2015年 SINOCES组委会负责人楼伟列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了快速渗透。而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今年消费电子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在技术、资本、战略等方面的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深入。‘互联网+’战略首次被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为消费电子产业指出了新的产业趋势,企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探索更为积极。

    重塑消费电子产业价值链

    在SINOCES主办方看来,“互联网+”正在重塑消费电子产业价值链。

    市场相对饱和、产能过剩、家电下乡政策透支了需求……在“互联网+”浪潮兴起之前,消费电子企业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而“互联网+”的出现,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新的基因,原先看似缺乏活力的各个产业链环节焕发了生机。

    一条产业链分为三个区间,即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而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节。

    就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来看,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位置,而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大多是处于产业链中间区域的生产与制造环节。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成为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制造基地,但绝大部分利润却并不为自己所有。因此,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而“互联网+”给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难得的机遇。楼伟列说:“‘互联网+’正在彻底改造传统消费电子制造业的价值链条,从研发、制造、营销到用户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正在被重构。一个更扁平化,更有效的价值链正在形成。” 他认为,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正在从冷冰冰的硬件比拼向“集软件、硬件、内容、服务、运营于一体”的竞争模式转变,并在重新构筑行业竞争格局。

    SINOCES或成检阅场

    随着“互联网+”的风起云涌,消费电子产业旧的世界已坍塌,新的游戏规则隐藏在不同玩家的博弈中。互联互通,谁才是智能家居生态圈的核心基础?如何借助大数据,成功找到颠覆时代的营销模式?跨界融合,谁才是智慧家庭的最强赢家?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王贵清副会长说,不管是“海尔+阿里”还是“美的+小米”哪个组合能在智能家居领域走得更远,也不管是创维和海信的“曲薄”之争到底谁是谁非,都不妨在2015年的SINOCES上亮相竞技。

    据悉,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性消费电子类展会,2015年的SINOCES即将于7月10-13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与会展行业普遍倾向于展览和贸易功能为主不同的是,本届 SINOCES 为全面展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互联网生态时代下的系统布局,特地突出了其“平台化”的办展方针,通过聚合创客、资金、创新技术、渠道、产业政策、供需信息等要素重组,开创性地为全球消费电子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合作伙伴洽谈平台和交互创新平台。届时美国硅谷创业者联盟、西班牙GSMA协会、世界移动游戏联盟和天使投资人等新力量的注入,将为行业首个消费电子产业生态圈的落地“添柴加薪”。

    在‘互联网+’国家战略推行下,消费电子产业或将在2015 SINOCES上迎来一次全面检阅”。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