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曹仕雄:我与建筑工程这20年

  • 来源: CIOAge   2013-07-02/14:21
  • 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人不知是否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切以信息化为基础,摆脱杂乱的图纸、合同、清单,不再是以经验为主的做法,一切以信息为导向,打破长久以来的信息孤岛,一步一步完成,工程延误,模型设计一目了然。这样的情况或许许多人都想过,但却两手一摊,做出无奈状,没办法,现在技术上做不到,但有一个人却靠着自己,一点一点地在实现。

    这次的采访笔者原本打算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信息大厦项目部部门经理曹仕雄(以下称曹工)沟通建筑项目管理经验和感受,但最后的内容却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点一滴积累和从未停止过的努力,所以采访结束之后,有了许多不得不说的事,十分忐忑自己笨拙的语言能否将内心震撼表达出来,而让读者觉得平淡无奇。笔者心生感慨,这或许只是一个平凡的传奇。

    曹工本人从最开始接触到建筑工程至今已经20年了,文中会涉及到他本人的经历,也谈到了亲自操刀建设广联达大厦项目的真实感受和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的见解,笔者做了一些整理。

    职业生涯

    经过我前面的铺垫,读者或许会比较好奇曹工的经历,其实就像我之前说的,这或许只是一个平凡的传奇,因为平凡,或许同样的人已经在你周围了,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曹工的学习经历其实是比较简单的,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没有念小学和高二,只读了初中三年和高中两年,之后在建筑工程学校学习两年,因为错过了小学,汉字基础弱,因此他打字一直只用五笔。虽然缺乏基础知识,但是曹工却对图形却比较敏感,几何、物理、数学都非常优异,几何考试都是满分。毕业之后花了8年时间自考通过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专科,随后用4年时间自考通过了建筑工程专业的本科。

    第一份工作是在地产公司做预算,在那个用手工、计算器、算盘做预算的年代,曹工在月薪只有300余元的情况下,攒钱花了15000元买了第一台电脑,并开始自学电脑、打字,并试着自己编程用电脑做预算。第一桶金来自于用自己研发的预算软件做预算和打印电子招投标文件。

    在98年买了第一款社会成熟的预算软件(广联达的预算软件),并更加重视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因为能力出众,被广联达邀请到全国各地以用户的身份去演讲,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撰写了一本书——《这样应用最有效》,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03年正式进入广联达,一直专注于如何用软件做建筑工程的管理,06年被任命负责广联达大厦工程项目(广联达自己的办公楼),之后又负责了广联达信息大厦工程项目(广联达二期工程项目),此项目预计在13年9月交付使用。

    独特的学习方式

    像我之前所说的,曹工的汉字基础不好,造成了“能说不能写”的状况,因此他几乎很少看专业书籍。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学习→实践→反思→传递。他最擅长的方式是,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并记住对方的反馈,对自己主导的软件进行修改,并举一反三,成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不知道的,你知道的,你告诉我,我马上变成我知道的”,把别人的想法和自身的知识结合,成为了他上升的方式,他始终认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永远是巨人。

    全过程项目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粗放式的,具体操作大都靠经验。因为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等涉及的施工企业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传递不及时,安全、成本、质量、进度都难以把控,造成的后果,最终都要建设单位埋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管理者都觉得无可奈何,想要管理好,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曹工在负责广联达大厦工程建设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当时在96年广联达大厦建设目标很模糊,地上三层,建筑面积8250平方米,满足800研发人员办公的功能要求,曹工带着两个半人(曹工自己和另外一名员工再加上之后进的一位新人),从无到有,从前期手续办理、设计、采购到全程施工,按期完成建设。这栋办公楼已正常使用了5年。他一边在完成项目,一边在组织研发一个全过程项目管理系统,并不断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改进系统。

    笔者看到造价信息、招标信息、合同信息、支付信息、进度信息、执行单位、项目执行细节等信息都囊括在这个管理系统内,如果某项任务出现延误,相关内容都将进行相应的修改,整个系统信息量巨大,涉及单位多达30余家,做到成本和进度可预测可控制。

    在用实践的方式研究研发这个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其中印象深刻的是,项目已经明确,不可能等到管理系统完善之后再使用,因此必须做到一边研发一边应用,要求整体架构,分步实施,对系统架构和业务理解的能力特别高。由于管理系统一直在使用项目的真实数据,系统的不稳定性,数据要经常备份,才能在系统故障之后而保证数据不丢失,而且在研发过程中相关的资源也并不充足。

    此外,施工企业的素质大多数不是特别高,要达到30多家单位协同,要向他们灌输信息化意识,教导使用方法,进行培训,改变固有的传统观念,非常耗时耗力。

    广联达大厦项目工程在09年4月顺利完工交付使用,随后在11年6月接手广联达信息大厦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应用实践,使全过程项目管理系统也逐步完善。曹工虽然接触多年建筑工程,但在第二个3万平方米的项目整个团队只有6人,并且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负责全过程项目管理,但在此项目上实现了无纸化管理,全国建筑行业的单位纷纷来项目进行参观交流学习,截止现在已有138次,参观人员达1056人,得到行业同行和专家的好评。这样的效果可以说是惊人的,这个系统也是全国首创的。

    未来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精益建造

    现在曹工组织研发的全过程项目管理系统,成功地利用了云计算实现信息共享,IPD模式达到设计、建设、施工一体化,BIM(建筑信息模型)让建筑信息可视化、可量化、数字化,通过这个平台,达到围绕项目使建设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和协同。“以进度为主线,以成本为核心,以BIM为载体,以合同为手段,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围绕项目参与的各方协同完成项目建设,达到精益建造”,这是曹工眼中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全过程项目管理系统不仅提升效率,并降低了信息化的难度,通过管理系统的记录,能够保证责任到人。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

    1.管理者首先要有管理好工程的意识,是不是想管好,用什么方式去管好。

    2.在有限的资源内利用外部资源做正确的事。(例如,曹工的学习方法)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商务、技术、现场三合一的综合管理,相对于管理者更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

    记者后记:

    即使到现在曹工也没有停止学习,他想到了更多。鉴于现在软件应用难的现状,他与广联达成立了一个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项目管理的公司——北京广联达雄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给不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公司提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给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公司提供精益建造的信息化手段,给想达到精益建造的公司提供专业的咨询和顾问。

    最后,笔者只想说,这或许是一个平凡的传奇,同样平凡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