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二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 来源: 驱动中国 文:邓支航   2020-02-17/12:45
  • 驱动中国2020年2月17日消息,昨天晚间来自多家媒体的消息显示,在法律政策允许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2月16日全国第一例和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完成,备受各方关注。

    据悉,2月16日凌晨3点,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了全国第首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当日下午18点45分,全国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检。

    timg (3)

    据悉,参与解剖工作的法医病理学专家、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对媒体表示,进行病理解剖有利于明确新冠肺炎发病机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

    实际上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刘良就早已开始呼吁,要尽快对新冠肺炎的病死患者遗体做病理解剖,因为对这种新疫情的病理解剖具有很大意义,可为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重大帮助。

    刘良认为,当前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但归根结底,临床上还没有掌握这个疾病普遍规律。

    刘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患者肺部会出现毛玻璃样病变,但肺部究竟是怎么病变的,没搞清楚;临床上,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这比较反常,有些医生也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们也在争论粪口传播究竟存不存在,就需要对从口腔到肛门每个地方做观察取材,看病毒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它的存在是不是受到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刘良指出解剖工作类似“侦察兵”,通过病理解剖及后续检查,可以在显微镜下最直观地观察到病毒在人体的分布状态,哪些器官、组织、细胞受到的损害最多,“敌人”的弱点在哪,从而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刘良强调:“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 

    至于为何现在才实施新冠肺炎病理解剖解剖?据悉,首先是因为解剖实施过程中存在防护不当导致病毒传染扩散的巨大风险,特别对实施解剖的医护人员非常危险。另外的原因是,受制于我国传统入土为安的观念,能够获得逝世患者的遗体捐赠非常困难。因此我们不仅要向这些医护人员致敬,更要向捐赠遗体用于医疗科研的家属致敬。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