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于4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达到5900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4.8%。这一增长主要由美国和日本市场的需求驱动,但两地推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市场出货量达1600万台,同比增长12.6%,主要源于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提前调整库存策略。尽管库存水平提升,终端用户需求仍保持谨慎,企业为升级Windows 11操作系统而进行的采购行为未能显著刺激消费端市场活力。日本市场则呈现另一特征,Windows 11设备替换需求与教育领域Chromebook更新计划共同推动出货量增长15.6%。
全球前六大PC厂商排名未发生重大变动。联想以1527.5万台出货量(25.9%)保持领先,同比增长9.6%;惠普以1276.1万台(21.6%)位居第二,增幅5.9%;戴尔出货量962.1万台(16.3%),同比增长2.1%。苹果、宏碁、华硕分别以7.0%、1.9%、9.1%的同比增速位列后续席位。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厂商合计出货量同比下降4.3%,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Gartner研究负责人Rishi Padhi指出,美国市场库存激增与关税预期直接相关,但终端需求尚未形成持续性增长动力。日本市场的增长则更多依赖政策驱动的设备更新周期。分析认为,若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可能导致供应链成本压力上升,并影响2025年后续季度的市场表现。
行业预测显示,Windows 11系统升级周期与AI技术渗透将继续支撑PC市场增长,但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可能对短期需求形成压制。厂商需平衡库存管理与市场需求,以应对潜在的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