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出行到共享租房,再到共享充电,整个共享经济市场在近年变得分外热闹。
对于共享出行和共享租房,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认可且看好的,毕竟“住”与“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环节,但共享充电宝就不一样了,围观的分析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伪需求、假共享”,并直言“共享充电宝不是风口,而是泡沫”。
共享充电宝诞生
共享充电宝的火爆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在今年清明节前后,国内各大商场影院内忽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共享充电宝。
共享方法十分简单,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借出充电宝,按小时计算,收费标准大致相似,基本上是前1~2小时免费,随后按照每小时1或2元的标准收取费用,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异地归还。目前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和小电科技三家,这三家的新一轮融资都已接近或是冲破了亿元大关。
“风口”吸引下,BAT三大巨头也相继入场,先是腾讯成为小电科技的战略投资方,随后蚂蚁金服与来电科技也携手推出了信用免押金服务。数据显示,仅在3月底到4月初的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共享充电宝领域就完成了5轮融资,共吸引了20余家投资机构入局,投资金额将近3亿元。
王思聪:共享充电宝能成我吃翔!
尽管资本蜂拥而至,但对共享充电宝不看好的依然大有人在,王思聪就是其中一员。有着“娱乐圈纪检委”之称的王思聪近年来可谓是赚足了眼球,称其为“撕葱”毫不过分,无论是娱乐圈还是科技圈的一丝风吹草动,都能成功引起王思聪的注意。
这不,在共享充电宝火热异常的同时,王思聪就毫不犹豫地为其泼上了一盆凉水。据网友爆料,万达公子王思聪于今日凌晨在朋友圈发文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陈欧:有人赞助翔吗?
王思聪的Flag立下没多久,同为“网红”的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坐不住了。今天上午,陈欧在微博发文,表示创业本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王思聪不要因为个人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众所周知,万达集团涉及了商业地产、文化旅游、高级酒店以及连锁百货等诸多产业,而这些产业恰好是共享充电宝最需要的窝巢,如果被万达拒之门外,那就真是不大美好了。不过问题是,身为美妆电商掌门人的陈欧为何会与王思聪怼上呢?
事情要从聚美优品的最新一轮投资说起。日前,聚美优品刚刚宣布,将以总额近 3亿元的人民币收购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约60%的股份,陈欧则会出任街电科技董事长一职,而这也是聚美优品投资项目中唯一由CEO亲自坐镇的。
不仅如此,聚美优品还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继续向街电注入几十亿资金。陈欧透露,聚美优品对该项目的投资不设上限,并且还会投入大量战略资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街电在获得聚美的投资之后能够快速扩张。
共享充电宝有没有市场需求?
共享充电宝到底有没有市场需求这一问题在业内已经流传许久,一方面,它便捷、便宜,能够为人们解决一时难题;但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安全性难以保障,且缺乏高频使用场景。
共享充电宝的诞生戳中了城市人群的痛点,当“人在机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之后,电量的消耗就会逐渐引起用户内心的恐慌,对于手机重度依赖者而言,电量一格格消失时,内心的安全感也会随之而去。
而不争气的智能手机却难以带来长时间的续航体验,充电成为高频事件,手机功能不断增加,屏幕不断变大,机身电池容量却越来越小,与手机充电需求相悖的还有充电宝本身不小的体积和略显不便的重量。
此时,共享充电宝适时出现了。激进者为其拍手叫好,保守者却叹其只是一时风光。业内分析师认为,智能手机在2011年至2012年时呈现出了飞速发展的状态,充电宝的销量也在当时达到井喷,现在人手一个充电宝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不少人出门时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宝。
对共享充电宝持有保留态度的用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共享充电宝的复用率其实很低,而导致人们产生这一顾虑的主要因素是其安全性无法保障,首先是质量安全,近年来因为充电宝质量不过关或与手机不匹配而导致的爆燃起火事件时有发生;其次是信息安全,在公共WiFi等设施盗走人们的隐私之后,不少人开始担心利用共享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也会被盗取个人信息。
共享充电宝能不能盈利?
除了市场需求以外,共享充电宝能否盈利、如何盈利也是人们的关注点之一。以局外人的姿态来看,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恐怕是与共享单车类似的,通过前期疯狂烧钱,抢占市场份额,之后逐步巩固用户群体,放长线钓大鱼。
不过,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充电宝的成本往往要低得多,且使用场景大多在公共或半公共场所内,素质再怎么不高的用户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去进行破坏,因此其自然损耗程度相对会比较低,维护成本也会降下来。
当然,除了充电宝本身的租赁费用以外,押金池中的庞大资金也不容忽视。另外,屏幕和充电宝上附带的广告收入也会相当可观,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共享充电宝能存活下去的基础上的。
跑快点,再跑快点,这大概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共识,想要在这个跑马圈地的时代守住一方土地,其实没那么容易。而共享充电宝单一且不稳定的盈利模式、极高的被替代性、无法确保的安全性以及需要面临的技术变革风险都让从业者感到不安。此外,类似于小黄车被大量损坏时所反映出来的行业恶意竞争也是从业者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3至6个月将是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的分水岭,随着行业洗牌加剧,大部分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那么,最终活下来的会是谁呢?
小编说
从共享出行到共享充电,共享经济的风从未停止,创业者与投资者也在所谓的“风口”上挣扎、圈地、烧钱、厮杀,但仅以小编的个人观点来看,共享充电宝其实只是一滩泡沫,任何一个可变因素都会导致整个市场被蚕食,手机电池的技术变革就是其中一种。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