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什么样的公司才称得上真正的“聪明”?
8月,当世界还在热议GPT-5所定义的“博士级”AI能力时;9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目光投向了东方,在其年度“50家聪明公司”榜单中,再次出现了科大讯飞的名字。这是科大讯飞第三次入选了。
上榜理由“用创新硬件推动AI多场景应用,同时通过出海推动AI技术普惠共享”,字里行间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揭示了在全球AI竞赛中,一条与硅谷不尽相同的“中国路径”,这也体现了中美AI较量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注重落地价值的全新格局。
“中式聪明”:从技术对标到全球普惠
进入大模型时代,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的AI能和OpenAI正面较量吗?科大讯飞用最新的星火X1大模型给出了答案:不仅能,还能更高效,它用比业界同行少一个数量级的参数量,实现了对标OpenAI o1的顶尖效果。
更关键的是,在解决让业界头疼的幻觉问题上,它的处理效果显著领先于DeepSeek R1和OpenAI o1等业界同行,大大提升了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可靠性。不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这才是一个聪明大模型该有的样子。
当然,技术真正的价值,光拼参数还不行,还得走向世界,接受全球的检验。
在大阪世博会,基于讯飞大模型打造的“AI孙悟空”成了中国馆的明星。它用流利的中、日、英三语和全球游客对话,介绍中国美食和诗词,把复杂的技术变成了一次有趣的文化交流。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基于强大的多语种能力,讯飞的翻译技术和服务,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可以无障碍地畅谈。你一言我一语,屏幕上实时出现精准的翻译,跨语言沟通就像看带字幕的电影一样自然。
从对标OpenAI的技术硬实力,到闪耀国际舞台的应用软实力,科大讯飞证明了它的技术“大脑”足够聪明。而这份聪明,最终要服务于“有用”。
当OpenAI用强大的通用大模型探索着人工智能的能力上限时,科大讯飞则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将顶尖的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推向更广阔的行业应用和智能终端,创造更专业、更普惠的应用价值。相比于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AI大脑”,讯飞则更专注于将AI能力转化为渗透在国计民生中的“水和电”。
用AI赋能千行百业,让技术真正落地
聪明的技术,只有在解决了具体问题时,才称得上“有用”。科大讯飞选择将它的AI能力,注入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场景里。这正是中国人工智能相较于美国的独特性——不只追求技术高峰的对决,更要让技术成果真正服务于人。
在教育、医疗、央国企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赛道,讯飞凭借多年的深耕,都做到了行业第一。这不是一个空泛的排名,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在教育领域,讯飞“AI+教育”营收持续增长,其智慧教育产品和方案已深度服务全国超5万所学校;在医疗领域,“智医助理”已在全国超7.5万家基层机构落地,累计提供了超10亿次AI辅诊建议,帮助基层医生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更直观的“有用”,体现在那些融入我们生活轨迹的智能硬件产品中。在家里,科大讯飞打造的AI学习机化身为有耐心的老师,启发孩子自主思考;在办公室,讯飞智能办公本成为高效的AI秘书,实实在在地减轻工作负担;在出游和洽谈商务的路上,讯飞翻译机则成为你口袋里那个无所不能的“翻译官”。
不止于“出海”,更是中国AI的价值输出
科大讯飞的“有用”AI,正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来自中国的技术温度传递给世界。它不再仅仅是货架上的商品,而是真正融入当地、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
在教育领域,匈牙利12年级的学生沙木(Ferenczi Samuel)因为科大讯飞捐赠的AI翻译笔,点燃了对中文和中国科技的热情。如今,他获得了科大讯飞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即将来到中国学习人工智能。他兴奋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有了中国的工作经验,回匈牙利找工作就更容易了。”
沙木的故事并非个例,这样的场景,正在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全球多个国家上演。从新加坡超过60万师生使用的中文口语测评系统,到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举办的AI诗词比赛,再到泰国十多所学校引入的AI中文教学平台,讯飞正帮助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835万学习者高效学习中文。
在C端硬件市场,AI带来的高效同样征服了以严谨著称的海外消费者。2025年上半年,讯飞海外AI硬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其中,讯飞智能办公本不仅成功打入极具本土保护主义的日本市场,成为该国最大众筹平台Makuake销售额有史以来平板类Top1,更是在韩国Wadiz平台上,一举拿下了2025年度全品类TOP 1的亮眼成绩,成为当地职场人的新宠。
从帮助匈牙利学生连接未来的AI学习工具,到深受日韩消费者青睐的AI办公硬件;从支撑多语言交流的大模型底座,到赋能全球中文教学的学习平台,这不仅是产品的出海,更是中国AI解决方案能力的全球输出。
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有用的AI”
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样的公司才算“聪明”?
OpenAI的路径,是用技术突破不断定义AI的可能性,回答“AI能做什么”的问题,它的聪明在于“引领”。
而科大讯飞的路径,则是将这些可能性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生产力,回答“AI能帮我们做什么”的问题。它的聪明在于“落地”,在于通过全栈自主可控的技术,将AI融入教育、办公、医疗等场景,成为更多人触手可及的刚需。
聪明的终点,是“被需要”。
而这份“被需要”的底气,源自其最核心的优势:全栈自主可控。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仅招式精妙,内功也无比深厚。早在2023年,讯飞就联合华为建成了全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让星火大模型从训练到推理都扎根于自主创新的土壤。
从底层的算力,到中间的大模型,再到上层的应用和硬件,讯飞打通了AI技术的“任督二脉”。这种能力,让它在面对外部技术封锁时有底气说“我们自己能行”,也让技术创新形成了高效的内部循环,是其持续创造“有用AI”的坚实保障和最深护城河。
第三次登上MIT“500家聪明公司”榜单,是对讯飞这条“做有用AI”之路的又一次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