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买房受影响?中国城市医疗资源分布图鉴

  •   2023-04-21/16:18
  • 近年来,一场疫情的肆虐改变了很多人的购房观念,除了地段、价格、物业这些必要条件外,周边就近是否有医疗资源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毕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间就是生命。

    一般而言,医疗资源通常包括医院数量、医疗床位、卫生人员等硬实力,也包括医疗服务、地方医疗支出等软实力。但如果仅是以医院数量作为参考,结果就很明显了。根据鸥维数据相关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中国中国主要城市医院数量排行前十的城市有:重庆(847个)、北京(745个)、成都(629个)、毕节(527个)、天津市(441个)、达州(430个)、青岛(427个)、武汉(407个)、上海(387个)、南阳(380个)。

    人口大省也多是医疗机构大户,即使是医院数,排在第一梯队的也仍然是重庆、北京、成都这些地区。床位数也是如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实并不具明显优势。西部的重庆、成都总量领先,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总量紧随其后。但虽医疗床位数均超过了10万张,但根据鸥维数据“城市人口排行”显示,这几座医疗大省的床位资源算下来平均在每个人身上,其实还是略显不足。

    这里需要给大家强调的是,上海医院数量虽排第九,但医疗资源其实并不匮乏,只是因为在上海就医的外地患者较多,使得人均拥有量偏低。

    其次,医生数量也是衡量一所城市医疗资源的重要标志。毕竟“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体验,我们都有经历。由于医生数量少,经常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尽人意。但不管怎样,根据鸥维数据相关内容显示,北京医护资源的“王者”地位始终无法撼动。不止是人均拥有医生量,北京拥有注册执业(助理)医师数11.5万,也是全国第一,远超其后的重庆、上海。

    其实近年来,各地都在持续加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资金投入、医疗卫生队伍和技术推广力度,相信未来,也一定会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元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后续鸥维数据还将继续分享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可持续关注!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