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电信圈越努力的人,越失败?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盈媒体   2020-04-23/16:38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0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在某通信媒体上班。当时,他已做近10年调查记者。作为一名从传统纸媒转型通信行互联网的媒体人来说,他是幸运的。

    当然,他也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自我转型机会。从一名纸媒社会新闻记者,跨界网络媒体做专业的通信报道。所以,他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周六周末、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心怀一颗与门户网站争夺独家的野心。

    所以,总编辑几乎每次开会都会表扬他,说他对新闻事业,富有激情,是难得的人才。

    然而,直到他离开这家媒体前,才勉强给他一个网站副主编的职务。而比他晚进入半年,一个入行不到三年的90后,被越级提拔为网站主编,成为他的实际主管。

    对此,很多人一直不解。直到有一天,我和他们单位的女同事聊天,才知道总编辑的良苦用心。总编一直觉得他是老媒体人,而且对工作很尽责,所以,对这种工作精神给予鼓励和安慰。

    但是,总编辑是通信行业资深的专家,他深知这个媒体人对通信技术一无所知,真正要重用的还是懂通信的人,懂技术的人,能够做出通信行业门户的人,而不是带流量、吸引读者的人。

    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个故事?

    因为,我看到了整个通信业在转型互联网过程中,正上演着这位通信人10年前的悲剧。

    先说说巨无霸中移动。从2000年成立20年来,从没有人愿意去,到挤破头想进去,到今天“能出去就出去”。从大象快跑,到5G改变社会。用户从0发展到今天近10亿。从飞信到今天的5G消息。

    从一穷二白,到今天日进三亿。中国移动员工受过的苦,却鲜为人知。记得有一个周末,中移动新闻中心一位女经理给我电话。“你周末也不休息啊?”电话里传来她的笑声,“你们天天写中移动日进3亿,却不想着百姓,我们怎么能休息啊?”

    业务上讲,中移动转型互联网最早,也是最早意识到来自OTT的冲击,微信的挑战。中移动也不缺有思想的领导人改革,拯救飞信,整出5G消息,然后呢?

    让用户记住可能就这几个字:真垄断!不人性!乱扣费!2013年9月份,我撰写一篇文章《李正茂激战张维迎,中移动和微信谁垄断?》,这篇文章现在如果有网民读了,估计都想拿起砖头拍死我。

    试问:今天,一个人如果没有微信就出不了门,甚至心里空荡荡地,没有移动生活会少了啥?什么都少不了!

    再说说中移动做手机。当时的决策也并非拍脑门就定了,TD产业链薄弱,自产自销,不就解决了终端这个环节吗?于是,中移动自己就开始干手机,而且,全国各地都成立了手机公司。

    试问:中移动哪一款牌子的手机,让用户记住了,或者成为爆款?

    再说说中国联通,3G时代拿了一张好牌,联通当然惊喜万分,这是超越电信甚至移动的最佳机会。

    于是,拼命地讨好苹果,并且拿出了天价的补贴。根据媒体报道的消息,中国联通2010年手机补贴为31.72亿元,2011年几乎翻倍,增至57.9亿元。 事实上,2010年净利润下滑6成,净终端补贴一项亏损31亿元。

    说句心里话,联通的终端补贴最终进了谁的口袋?除了苹果公司,当然用户拿了大头。但是,用户记住了联通什么?恐怕只有三个字:信号差!

    今天,到了5G时代,联通又开始抢跑了。譬如,在发展5G用户上,胡乱搭配5G套餐,明明是4G、3G用户,却弄个5G套餐。所以,这个季报出来之后,就连电信行业专家付亮老师直呼:看不懂的联通移动数据!

    论命运,中国电信的命运可能比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都苦。它是中国第一家电信运营商,早年间,百姓安装电话需要申报,虽然他们像现在快递员一样送货上门,但是还有点面子,毕竟是国企。

    但是,移动业务分出去多年后,电信却重新回来做移动业务,却分到了一个CDMA制式,即将淘汰的网络制式。由于标准的影响,在终端业务上,电信日子过得并不比中移动TD好多少。最起码来说,钱没有人家移动多,所以,固守的宽带业务,频遭移动“偷袭”。譬如,移动人化妆成电信员工拆卸他们的固定电话,譬如,电信联通收费宽带,移动半价或者免费装机。如今的宽带用户,中国移动第一,电信屈居第二。

    在移动业务上,电信早在2019年就宣布5G用户超过800万。谁知,没几天工信部公布全国5G用户仅1400万不到。人家中移动和中国联通加起来至少千万。把电信的5G内裤亮了个底朝天。截止2020年3月31日,电信5G用户才1600万,而移动却是电信2倍3200万。

    在社交领域,中国电信比移动和联通都聪明,一开始就想到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战术。联通互联网巨头网易搞一个易信。注册资本2亿元的易信,电信占股73%,网易占股27%。

    不到一年,就整出了1亿用户来。坊间都流传着丁磊“小气”,但是,这个时候,丁磊却说出了令电信想不到话:未来3-5年都会“不计代价和投入去做易信”。然而,今天还有多少人知道易信?

    前不久,在一个选题会议上,有一个记者说,为何投诉联通4G的用户这么多?我回答,这是纯属胡扯,联通确实在某些地区,4G信号没有移动好。但是,中国移动投诉总用户数肯定高于联通和电信之和,因为移动用户基数是两家的2倍。

    假如中国移动运营飞信,能像腾讯运营微信一样,对待客户能像微信对待用户一样,那今天还能有微信什么事。如果中国移动放弃宽带业务,放弃手机业务,集中精力做好互联网业务,做好电商业务,哪里还用今天再“组团”整5G消息?

    在疫情期间,看到了电信运营商的努力。譬如,将5G网络送到抗疫一线,把4G网络送到穷乡僻壤,支撑学生上网课。满山找信号的那个孩子,现在手机信号满格,在和老师视频聊天。但是,就不想听听体验不爽的家长和教师怎么说。

    这几天,三大运营商争前恐后在珠峰抢建5G基站,视频刷遍了朋友圈。 作为一个曾经跟踪通信多年的媒体人,热泪盈眶,太感人了!

    老解1972却撰文表示不解:200名员工在珠峰上为300名登山客建8个5G基站,需要每天往返300公里运送柴油确保基站不断电运行,还有比这更黑色幽默的吗?

    这里要批评一下老解1972,这不是黑色幽默,这是一群人在花着国企的钱实现梦想。就如同文章开头说的那个总编一样,心中没有读者,没有七情六欲,只有技术故事。

    眼下,黄晓明、尹正主演民国情感戏《鬓边不是海棠红》正在热播。水云楼班主商细蕊是正儿八经京剧世家出身,唱戏有自己坚持:哪怕观众只剩一个人,他也要把戏唱好唱完。

    今天的电信圈,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这些重视通信技术的企业,默默奉献的通信技术人,哪里懂什么是互联网营销?直播带货?互联网社交?就像那位媒体人,从社会新闻转型通信专业媒体,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能拥有读者,拥有用户,拥有升职加薪的资本。事实上,做得越多,越失败。

    “517”电信日征文

    此文献给默默奉献在通信业一线奋斗的员工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