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清明节网上祭奠成主流,云祭祀或成新传统

  • 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风起夜微凉   2020-04-05/09:18
  • 4月4日清明节,为悼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牺牲的英烈和逝者,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各地拉响防空警报,全国人民举行了集体哀悼活动,悼念烈士,缅怀同胞。

    同时,清明节作为国人延续千年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往年从4月1日开始,就会有不少群众开始清明祭扫活动。而对于在外乡的群众来说,清明如果无法回乡祭祖,很多人会选择在城市路口烧纸寄托哀思。今年由于疫情的爆发,清明节前后明显能够看到路口烧纸的人或者墓地祭扫的人变少。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减少人流聚集,今年清明节网上祭奠平台以及云祭祀等成为热门搜索词。一方面,身边的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经历过或者这样的祭奠活动,或者在观念里希望能有更符合当下形势的祭奠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便捷也让更多人去选择一种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式发扬传统,说白了祭祀更多的是表达对逝去亲友的追思和怀念,形式并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网上祭奠的方式也带动了对于文化的传承。

    根据最近比较热门的祭奠平台"思念堂"的公开数据显示,清明节平台的总访问量达到26万,供奉的逝者英烈等超过12万,用户创建的纪念堂达到11万个,超半数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

    笔者登录思念堂看到,不同于多数PC端的网上纪念堂,该平台是建立在微信生态下的,这也符合当下多数群体的使用习惯,注册及登录的过程也比较简单,通过微信搜索思念堂关键字,首个展示的"网上思念堂"公众号就是该平台的运营主体,在公众号内有使用的教程视频。

    按照教程中的提示,笔者在该平台创建了逝去亲人的纪念堂,简单提交了一些逝者生平信息之后,提交审核,审核过程相对也很快,可以选择公开或者不公开,不公开就只有分享链接之后自己的亲友能够看到。在纪念堂主页上,供奉逝者神位,左边有来访信息以及寄托哀思的留言条,右边有逝者生平,纪念相册还有一些供奉的祭品等,下方有供奉的香火、长明灯,在形式上其实与现实的灵堂差不多,下方有选择贡品的按钮,有的每天都可以免费赠送一次。

    另外笔者在该平台的公共页面上还看到了供奉先烈,抗疫牺牲英雄等的名人纪念堂,所有人都可以进去祭奠,因此是访问人数最多的页面,名人纪念堂的供品首页基本都是免费的。平台上还提供了创建家族祠堂的选项,用户可按照族谱进行添加。

    除了思念堂之外,还有像中华英烈网这样的国家官方平台,天堂纪念网等PC上的祭奠平台,以及各地政府搭建的当地网上祭奠平台等,今年清明的关注量也都明显上升。疫情过后,这种网上祭奠的方式其实可以作为今后一个长期的形式存在,不管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好,还是出于对环境上的保护也好都值得被推广。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