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易见 知名科技KOL,四川创业者联盟发起人,微学教育创始人
写作背景:
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为韩寒提供了一次补赛的机会——重新给他单独设立考场,重新命题。为了公平起见,作文题只好临场现出。主编李其纲就用考场的现有条件,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有水的杯子里,只说了一句话:“就这个题目,你写吧。”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后,纸团沉到杯底,韩寒的文章——《杯中窥人》浮出水面。今天,我依然基于该素材撰文,但角度和韩寒截然不同,不敢说超越韩寒,只求和大家分享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去撰写文章。
内容如下:
一张干纸团,浸入水中,不断吸水、舒展开来,最终和水、水杯融为一体,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诸多当代创业者的故事。
譬如这盛水的容器——水杯,就如同驰骋于各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以下统称VC),水则为投资机构聚集的资本。据风水学上讲,水等同于财,因此聚水等于聚财。这块干纸团,则是未经资本“浸润”的创业者,虽然个头成型,但仍保留了“乳臭未干”的特质。
对资本一窍不通的创业者,终究抵不过资本的诱惑。环顾当今各大成功的企业,超过90%是在风险投资(VC)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在如今激烈、凶险的环境下,VC更是创业的“刚需”——这就好比这块干纸团,因为太久没吸食水分而显得饥渴,将它放入水杯便“如鱼得水”。
这干纸团入水初期呈现了漂浮状态,似乎并不急于快速没入水中。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用来形容这种心理最贴切不过。这就好比我们的创业者,刚接触VC时,多少有些“羞涩”、“恐惧”,甚至产生退缩心理。原因很简单,VC不是活雷锋,一旦进入,必然涉及股权、投票权方面的诉求,利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谁知道,毕竟VC涉入变成“引狼入室”的故事也并不少见。
但是木已成舟,为时已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希望,如果创业者是对的,他能像刘强东那样保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不管投资者怎么要挟,刘强东都不会对控制权让步。
当这块干纸团发现它无法阻挡水的侵蚀时已无退路——由于VC的介入稀释了创业者的股权和投票权,创业者需要对融资额、股份比例进行更好的确认,避免后续麻烦。马云当年拒绝孙正义投资3000万美金的旧事值得参考——六分钟之内孙正义将马云相中,但马云说“对不起,我只要2000万美金”,何等霸气。
马云知道,为了长远发展,更多的融资将接踵而至,但在开头,他必须留一手——用最少的股份换取“足够”的资金。
坦白说,创业者并不忌讳N轮的融资,毕竟VC带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创业者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是否能完全掌控公司?总之,千万别相信VC会“雪中送炭”这种鬼话。
写到这里,我猛然发现,这块干纸团因为吸入过多的水分,已经变得极具分量,预示着这家创业企业正在向好发展,估值一步步水涨船高。创业者引入VC的策略,被证明是对的,虽然其中可能经历一些暂时的困难。
插播一个细节,对水杯状况进行仔细观察,我注意到,以侧面的视角和以俯瞰的视角去观察,两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水和玻璃都存在一定的“折射效应”,你透过玻璃和水去观察纸团,和真实情况截然不同。
在融资过程中盲目夸大数据的情况也时常出现,诸如某些企业宣称估值高达数十亿、融资规模高达数亿,这些对外高调宣传的信息可信度或许只有一半甚至更少。你必须以更正的“俯瞰”视角去观察这家企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如果和你利益无半点关系,大部分可以当成笑话来看的。
写到这里,我猛然发现,这块干纸团已经充分发散开,就像喝醉了酒,变得慵懒。
这和创业有细微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创业者为了让项目得以继续运作,在这一轮融资完成后会立马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因为这个世道,创业者远多于投资者,僧多粥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但现在的水杯里面,只有一张纸团——它没有竞争者,无后顾之忧却也略显孤独落寞。
我们只能理解为,这块纸团已经冲破重重围堵,杀出了一片天——在资本市场,A轮和B轮之后行业必然会出现前三名,未能进入前三名的将被投资者抛弃,而前三名则是投资者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哪怕你长期巨亏。
在这个时候,这块纸团已经变得相当庞大,就如同在激烈竞争中搏杀出来的创业者,春风得意马蹄疾。
显然,这预示着这家创业公司或许离IPO只有一步之遥。
片刻之后,纸团和水、水杯终于成功的融为了一体。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