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枪口对准“水军” 中国企业的好名声被他们毁于一旦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蓝科技   2019-03-22/10:41
  • 【蓝科技】晓青

    中国“水军”扬名世界。

    只是这样的名声带给中国企业太多的负能量,给全球化行进途中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坏名声。

    业已形成产业链的“水军”将触角伸向了国际市场。和中国不同,国际市场或者说国外一些媒体社交平台,对中国“水军”的行为嗤之以鼻,并且开始了严厉查处。

    涨粉、刷赞、刷评论、攻击抹黑对手等“水军”行为在中国的网络社交领域已成惯例。但在近日,社交巨头Facebook破天荒起诉了4家中国公司和3名相关运营负责人,“Chinese Bots”(中国水军)瞬间成为国际市场的大热点。

    如果Facebook起诉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水军”的商业模式将有可能成为违法的存在。

    “水军”背后是急功近利和格局缺失

    离开“中国式营销”的企业,放弃赖以生存的噱头营销和宣传,会不会有抓不住“风口”的焦虑感?但攥着“水军”不放,走向海外市场的整体形象还乐观吗?

    先把视线回到Facebook事件。

    此次起诉,Facebook直指这四家中国公司及其背后的控制者出售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虚假账户。这些炮制的虚假账号发布在多个网站上面向全球用户出售,用户购买后主要是用于虚假信息活动等不良目的。

    如刷点赞和粉丝数、侵犯Facebook的商标权以及使用含有Facebook名称的域名抢注自己的网站。这四家公司总部设在福建龙岩和广东深圳的软件开发在线广告公司。

    为什么一个国外的公司来起诉中国的公司呢?这和Facebook的“官宣”政策有必然的联系。

    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将整合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以便全球用户能够通过社交网络互相发送消息。

    他说,实际上,脸书将从数字广场转变为“数字客厅”,人们可以与外人进行私密、短暂又安全的对话。

    Facebook这一次如此“上纲上线”地应对平台上虚假账号的行为,更多的是彰显态度,来保护平台的公正性。

    再来看看“Chinese Bots”是怎么回事。

    “水军”可谓是一股新兴的网络势力,他们伪装成普通网友混迹在网络上面,为出钱的人发布特定信息,他们有时可以左右一段新闻的舆论偏向,有时也可以将一个新闻迅速推上传播起来。

    因为水军模式是根据现有法律规模漏洞搭建起的业务,“弄虚作假”的指控无法完全成立,很难将其业务模式判为违法,这也是中国监管部门所面临的复杂性。

    在中国,“水军”是司空见惯的,但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营销目的,或者达到打击对手对目的,则会给整个中国企业抹黑。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甚至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绊脚石。

    将“水军”打造成一个产业,其实是商业格局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去,总是急于求成,试图短期内取得更好的销量、品牌和市场规模。这也是不自信、没有长远格局的狭隘意识。

    一直以来,欧美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就始终存在劣质低价的印象。好不容易中国品牌全球化时树立的品牌信任度,可能会被“水军”毁掉。

    现在,已经有这种迹象的“水军”开如在海外大行其道。尤其是面对共同走出的中国对手时,想黑对手的,那些“水军”似乎不置对方于死地不罢休。

    想提高自己品牌影响力的,借助密集发布虚假信息,营造一种虚假繁荣,从而提高品牌溢价和市场规模。

    “水军”对中国企业危害无穷

    在互联网大潮中,“水军”确实充当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水军的泛滥只能让互联网公司及企业的信誉逐渐下降。

    这种扰乱市场、混淆视听的案例并不少见。

    去年汽车市场黑公关混战,从最初网络上传出的吉利汽车公关经理在微信里发布抹黑长城的指令,到长城汽车发布指责吉利汽车的公开消息,吉利汽车及时回应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取得最终真实结果。

    这是一起典型的“水军”战役。汽车行业的黑公关事件,好像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预热。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

    “水军”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通过虚假信息,提升品牌知名度。以流量为导向确实是互联网思维,公关必须“制造流量”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投资者与整个行业所默认的“规则”。

    通过“水军”制造“虚假流量”本质上是造假和欺骗,企业应该以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赢得市场,口碑才是“自来水”。

    中国“水军”制造“风口”与“流量”的营销方式看上去很聪明,但对于品牌而言,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靠内在价值获得用户信任才是持久的关键。

    二是打击竞争对手。互联网行业无休止的“黑幕”频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中国几乎每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遭遇过黑公关的困扰。

    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阿里巴巴、苏宁、华为、吉利、小米、联想等等都是在同行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发展成为实力强大的企业。

    这些企业,都先后遭遇过不同网络“水军”的攻击。一个基本的道理是,中国的“水军”是商业行为,需要盈利。如果“水军”不受顾于人,他们不会自己出钱、没有任何目的打击对手,这种现象是不存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水军”其实是商业江湖并不高明的竞争手段之一。但为什么只有中国“水军”长盛不衰?

    因为“水军”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水军”黑洞产生的商业价值,或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亿或几十亿元。

    “水军”是中国商业文明不成熟的表现,是井底之蛙的表现。当商业文明不成熟、不发达时,企业的竞争往往会使用破坏规则的方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些将大部分资源用于营销而有创新局限性的企业,或许短期有收获,但最终会在行业竞争中落后。

    靠“水军”打造的“黑公关”一旦产生营销依赖,就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碰壁。

    Facebook稳准狠的切中了中国“水军”的命脉,给中国企业全球化蒙羞。因为在欧美人的意识中,不同于中国的委婉,他们的标准就是对或错。

    一旦认定这件事情是错的,他们会认为中国企业过于急功近利,喜欢耍小聪明,或甚至暗地里做手脚。这对中国企业是相当不利的。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