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中国 2019年2月26日消息 据海淀法院网消息,一消费者曾三次在滴滴平台叫车,结果滴滴方面提供的网约车服务的车辆及驾驶员均不符合网约车服务条件。针对此三次服务,该消费者将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目前,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上述三案。
据了解,该消费者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在滴滴平台呼叫快车服务,结果滴滴出行提供的网约车辆未取得《网约车车辆运输证》,且排气量等数据不符合相关规定。于是该消费者认为滴滴方面存在欺诈行为,要求分别退还网约车车费13元并支付500元欺诈赔偿。
从该消费者的打车时间来看,网约车行业实际上前两年一直存在问题较多。由于众多网约车平台快速兴起,再加上平台审核门槛过低,导致大量无资质车辆涌入,乱象丛生。滴滴出行也在前几年就已正式步入网约车市场,但由于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一直未取得经营资质。
自从去年两起顺风车恶性案件发生后,在舆论的监督与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改后,网约车平台乱象才得以遏制。尤其是去年中下旬,多个地区均对滴滴展开调查,并持续进行约谈整改,要求滴滴限期取得合法经营资质。
经过整改后,无论是滴滴还是其他网约车企业,均加快网约车合法化进程,大量清退平台中的不合规车辆,并提高平台准入门槛,采用实名制认证的方式加强司机背景审查,不断加大平台审核力度。如今,网约车平台在监管部门的整改下以及舆论的监督下逐渐走向正轨。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