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试行“黑名单”功能 能否挽回丢失的信誉?

  • 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候艳艳   2018-10-18/16:00
  • 驱动中国 2018年10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月10日,滴滴在微博上发布公告称,今日将在滴滴乘客端和司机端APP试行“黑名单”功能。试行期间,乘客和司机可在取消订单、投诉、评价页面选择将对方加入黑名单,“屏蔽”后的12个月内平台不再为双方匹配订单。

    006xCflSly1fwc47hxrwhj30j615dgri_副本_副本

    实际上,新增加的黑名单功能对司机和乘客双方均有约束力。据滴滴出行公关部相关负责人郑建涛向中国之声表示,如果司机多次被不同的乘客拉黑,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司机在服务上存在问题,也会受到相应的投诉,平台则会在核实投诉之后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乘客被很多次拉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可以匹配到的司机数量,对出行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究竟此次滴滴平台增加的黑名单功能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吗?目前来看,业内人士与网友都对该功能存有质疑。

    据中国之声报道中的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分析,黑名单功能主要是一个事后的提醒,万一乘客在乘车途中遇到临时起意、强奸或者杀人的情况,这个功能并不会起到直接作用。

    众多网友对该功能也纷纷发表看法,有网友认为黑名单功能有胜于无,但在有些事上,比如乐清事件中的那个姑娘,她已经没有机会拉黑名单了。还有网友认为,黑名单相当于补救措施,还应建立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图片1_副本

    事实的确如此,黑名单功能的上线只是给了乘客一个参考标准,或者是一个提醒。要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还是得从根源抓起,从审核司机的资质和背景资料做起,乃至从司机入驻平台后的每一关都要做到严加管理,从而约束平台司机的言行举止。

    自从顺风车事件发生以来,滴滴也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滴滴暂停顺风车深夜服务,开通“一键报警”及行程录音功能,召开乘客、司机意见征求会,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等。不过在这些措施的推出后,也遭到不少质疑。

    此前就有报道称,滴滴上线的“一键报警”功能实际上形同虚设,认为其根本没有将顺风车事件带来的惨痛教训加以重视,而是将乘客的安全置之度外。在经过舆论的谴责与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改约谈后,滴滴似乎也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

    都说一个企业做大了以后就会慢慢忘记创办企业的初衷,滴滴的出现原本是为大众美好出行服务的,但经过顺风车事件后,平台似乎已忘记该如何服务,只重视企业如何扩张,如何盈利。虽说滴滴目前已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到底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又能否挽回平台已然丢失的信誉呢?这还得看滴滴平台是否能一直将乘客安全放在首位。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