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风靡的共享单车 在美国当头棒喝?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蓝科技   2018-08-20/08:37
  •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蓝科技】祁浩然

    创立即巅峰的共享单车企业,在中国着实火了一把。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在其他国家,可以复制在中国的这一盛景。

    当野心勃勃的中国共享单车试图走国际化路径时,在美国他们遭遇了当头棒喝。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KUSINEWS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45天内退回用户押金。这些自行车被圣地亚哥的一个回收中心以3美元/辆的价格收购。

    此前7月30日,西雅图市议会通过法案,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每年支付25万美元的经营许可证,ofo方面称不会续约。

    为何在国内盛行的共享单车,在海外的土壤上,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蓝科技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外的有效市场并不大。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是需要投放一定数量才能够达到运营规模。因此共享单车的投放城市绝大多数只能基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然而在海外,一些国家人口总和还不如中国的一座中等城市,人口密度无法满足共享单车的有效运营。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与国外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解决的是基于公交、社区、住宅与公司之间三公里范围之内的事情。与中国人将共享单车最为日常通勤工具相比较而言,外国人使用自行车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旅游,对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和依赖程度较低。

    其次,国外的公共交通较为完善。以纽约为例,四通八达的地铁和公交车站点以及Citi Bike(纽约市官方定点停放的共享自行车),可基本满足城市的通勤需要,而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工作场所都有停车场,使用私家车上下班也是极为方便。

    包括欧洲很多国家的公交设施非常完善,他们的公交系统网络遍布城乡,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以德国法兰克福和匈牙利布达配斯为例,蓝科技在当地调研时了解到,很多消费者并不喜欢共享单车,原因是公共交通非常完善。

    第三,在欧美很多国家,有些共享单车需要停放在指定地点,这和中国共享单车随便停放完全不同。国外对公共资源占用有严格的管理。共享单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的随走随停。在国内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违规占道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在国外这种事情是绝不允许的。

    例如:ofo与摩拜在进入新加坡后,均遭到新加坡道路运输管理局扣押的经历,而中国台北运输管理局更加严格。2017年7月13日,台北市开展交通大执法,刚刚进入台北市场不久的新加坡共享单车oBike,一天之内被拖吊了1759辆, 占其投放总车辆的五分之一以上。

    最后,从支外系统来看,国外移动支付系统远不如中国完善。与国内的移动支付不同的是,国外大部分人还在使用信用卡支付。这种状况也造成了支付环节不仅相对繁琐,而且费用是国内第三方支付的数倍以上。

    虽然不能说共享单车是昙花一现,但也只有中国才有共享单车的土壤。共享单车的国际化,远不如汽车出行的国际化更有市场。

    ofo在美国市场折戟固然有美国市场的监管问题、使用环境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享单车这一商业模式或许只适合中国市场。如果真的走向全球化时,所面临的问题将比在中国本土要严重得多。

    我们对中国共享单车的国际化路径并不持乐观态度。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