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今年4月底,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公开炮轰互联网公司造车现象,直言它们靠炒作互联网概念到处忽悠,看着老百姓辛辛苦苦赚的钱被忽悠很心疼。
“我们必须要尊重、拥抱互联网,但不能滥用互联网概念,现在很多人互联网、电动汽车到处忽悠,这个东西啊,我觉得也是很危险的,老百姓那点钱赚得不容易啊,我真是这样想的,当然这个场合不适宜说,这个真的有时候看看很心疼。”他表示。
事实上,这并非李书福首次化身耿直Boy来痛斥互联网造车热。早在2015年7月,他就指出国内宣称造车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抛出的都只是概念,并无具体可行方案和产品。噱头背后,互联网企业是否真正具备造车能力尚需经受考验。
“有些互联网企业有了一些新概念,就以为自己是苹果公司,马上找富士康说“给我造车吧”,这样的公司不少。”李书福直言汽车技术复杂,一些企业看得过于简单,市场中充斥着各种概念炒作和从混乱中牟利,把极客精神注入传统创新的企业非常少。
针对李书福狂怼互联网造车热,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小鹏汽车、奇点汽车表示不答应。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很多汽车厂商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基因,它们重制造、重渠道,不重研发、不重运营;它们关注收入,不关注体验,它们关注稳定,不关注创新。
他以移动互联网和特斯拉为例,称当年刚兴起时都舆论认为不可能、不靠谱,但今天没有人会有这种想法,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在评价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如果你用过去的经验去评价,你很容易会把你自己植入到一个过去的基础和历史的迭代过程中间。”
何小鹏认为,企业家、创业者就是要把别人的不信任和怀疑最终变成惊讶,这才是自身最满足和骄傲之处。
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则提及当年李书福说过的一句话,“希望国家给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一个造车的梦,如果失败的话,也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在他看来,智能电动汽车浪潮袭来,即使造车新势力所有玩家不能都获得成功,或走到10年以后,但坚信这些勇敢的探索者会被汽车工业所记住。
不难看出,何小鹏、沈海寅的表态客客气气、挺有风度,均未正面回应李书福的炮轰,而是亮明了自身态度:造车,我们是认真的。他们立场坚定,本身就是对李书福质疑的最好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