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中国2017年12月4日消息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作为立于中国互联网潮头的BAT三大“掌门人”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齐聚于此,在“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众所周知, 近年来,百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愈加紧密,无论是语音识别的消费类产品,包括语音助手度秘、最新亮相的语音音箱raven等;还是自动驾驶系统Apollo。百度可以说在人工智能布局上层层加码,极力追随。
李彦宏毫不犹豫地认为,人工智能有益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个动力,它们都在非常快速地成长”。李彦宏认为,中国经济的成长推动力将是人工智能。
然而说到人工智能的“热”就不得不说一下关于人工智能的“冷”思考。随着“机器代工”不断袭来人们的危机意识也愈加明显。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指出,到 2030 年会有 4 亿到 8 亿人的工作被自动化取代,第一批步入中年的90后就要面临失业危机了?
马云认为,与其担心技术夺走就业,不如拥抱技术,去解决新的问题。一语道破当下隐隐滋生的失业恐慌。马云表示,技术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得到进化。”
正如历史上曾出现的每一次工业革命一样,每一次都伴随着失业恐慌,但每一次也有新的就业机会诞生。至于对“机器冲击人工”的担心,马云向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家倡议:“今天的互联网企业是时代的宠儿,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机遇和财富,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担当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巨大责任,因此互联网公司应该靠不断创新赢得市场,要靠担当、共享和普惠精神赢得尊重。”
会上,马化腾也表示,过去一年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全球的主要互联网公司也由此站在风口上获得高速发展。但是,掌声更热烈,更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互联网企业要为各行各业赋能,解决痛点。”马化腾觉得,这种赋能是一种智慧连接,要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就像水、电、煤等基础设施,推动各行各业创新。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开放共享已成大势所趋,相信各个企业能够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同时切准时代发展脉搏,共同参与,共建新经济时代的美好未来。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