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蓝6使用报告:秒杀千元机的百元机

  • 来源: 互联网   2017-10-10/16:11
  • 随着消费升级,大家在手机中关注得更多的是高端的旗舰系列,而「百元机」往往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领域。但事实上,在百元这个价位,更加容易看出企业对于手机产品的态度是否端正,还是只是为了用低成本「圈钱」?

    而目前在百元机领域中,做得最好的三个品牌分别是魅蓝、华为和红米。这三个品牌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你要说哪一家最注重品质和整体的用户体验,我想魅蓝或许是目前的首选,而近期发布的魅蓝6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千篇一律的塑料机身中,魅蓝6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

    在百元机领域中,受限于成本,大部分的厂商都是采用塑料机身,当然部分厂商也会采用三段式金属机身设计,并且采用后置指纹解锁,抛开这样的设计是否好看这个论调,但确实有些千篇一律了,遮掉品牌LOGO后,谁跟谁确实很难分清楚。

    魅蓝6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首先依然是具有辨识度的「魅族脸」,5.2英寸的720P分辨率的屏幕,拥有全贴合的2.5D玻璃和防指纹镀膜。屏幕下方是前置指纹解锁模块,也就是我们熟悉的mBack。在机身设计中,魅蓝6在塑料机身铺上了密度更高的金属漆,采用NCVM真空镀膜技术,在真空条件下,用化学、物理的方式将金属转化为粒子,让其吸附在金属的表面,形成膜。这样不仅让机身的金属质感更强,同时免去了塑料机身带来的浓浓的廉价感。

    在背面上下两端的天线设计上,采用类金属线条进行点缀,LOGO也一改往日设计,采用3D镭射工艺,在很多细节上都很感受到它并不是一款「敷衍」的作品,而是有很多的思考。 

    讲真,百元机就不能在拍照上有所追求?

    身为百元机的魅蓝6,相机的用料还是挺良心的,前置采用了800万的RGBW四色架构的摄像头,让摄像头能够接收更多外来的光线,从而提高昏暗场景的感光能力,同时配合虹软美颜算法,自拍体验将有不错的提升。

    魅蓝 6 后置使用了 1300 万像素摄像头,F2.2的光圈,加入了多帧降噪技术,配合双色温的闪光灯,在光线不足的场景的噪点和亮度问题都可以得到不错的改善。

    ▲魅蓝6 实拍样张 

    ▲魅蓝6 人像自拍样张

    百元机不一定的是平庸的手机,魅蓝6它的特长便是「续航时间特长」

    百元机一般都被当成备用机,备用机我们通常都是用来打打电话,聊聊微信,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它的存在,反反复复给它充电也是一件麻烦事。在魅蓝6身上,关于续航这个问题可以让你省省心了,它身上配备了3070mAh大电池,并且搭载了低功耗的MTK6750处理器,在软件方面,Flyme 6针对魅蓝6的进行深度续航优化,解决软件的功耗问题,在软硬件的结合下,魅蓝6的续航还是有保障的。

    在我们「3小时续航测试」中,魅蓝6一共剩下75%的电量,按照这样推算,测试坚挺一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是低强度的待机,那么两天一充也足矣。

    魅蓝6和Flyme 6,这个情怀Buff到底有多6?

    魅蓝6运行的是基于Android 7.0的Flyme 6系统,换句话说,高端旗舰魅族PRO 7用什么系统,魅蓝6也是同规格对待,这在百元机也是比较少见的。在Flyme 6中,最大的亮点功能便是人工智能引擎OneMind,这个引擎具有学习、决策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以对常用应用进行闪电启动,并在夜间自动对你的系统进行垃圾清理、缓存清理等操作,让你的系统响应速度更快,这对于魅蓝6的流畅度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提起「情怀Buff」就不得不提mBack了,魅蓝6依旧保留了前置的腰圆键,集成了mBack+mTouch的交互,拥有轻触返回上一层,按压返回主页,双击启动相机等多种便捷操作,同时支持微信、支付宝指纹支付,对于用户体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青年良品」这个包袱太重,魅蓝6通过了4个月稳定性测试,地狱级测试

    立Flag是喜是忧只有魅蓝知道,在创立魅蓝并定下了「青年良品」的品牌基调,让魅蓝需要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产品。良工不示人以朴,高明的工匠不会把非成品进行展示,魅蓝6的发布同样显得信心十足,其经历4 个月的稳定性测试周期,在先后经历高温高湿储存、滚筒跌落、沙尘测试等数十项地狱级别的测试,均全部通过,在品质上符合魅蓝的「良品计划」。

    总结:

    699元买不到骁龙835,买不到快充,但却能买到超长续航、虹软算法、基于Android 7.0的Flyme6,在百元机的领域内,魅蓝6确实是非常特别的存在,无论是在工艺、拍照、系统体验上都要比友商产品更出色一些,是非常值得购买的手机产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