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亿内容淘金热,哪家平台真正“有肉”吃?

  •   2017-04-13/09:13
  • 昨天,朋友圈又掀起了晒获奖海报的“仪式”,笔者身边的作者们都在纷纷展示自己在大鱼号获得的创作奖金,几乎每个月10日,晒奖金都成为了一种仪式。

    今年4月,原UC订阅号、优酷自频道账号统一升级为大鱼号, 4个月来,大鱼原创账号累计总收益已达到3132万,五星账号累计广告总收益2286万,累计创作奖金激励金额3965万。不仅仅是大鱼号,其他内容资讯平台的补贴力度丝毫未停,数十亿人民币的内容淘金热来临,很多内容创作者都在关心哪家平台能够真正做到力度大、可持续,跑到最后。

    金山银山,不如自己的品牌青山。补贴不是单纯获取收入,创作者需要借此形成品牌,构建起盈利能力。笔者认为,补贴之外,具有有完整生态闭环的内容平台才是值得长远挖掘的富矿。

    到底哪家“矿山”的补贴力度最大?

    既然要挖矿,肯定要看各家“矿山”的储量“到底”是多少。我们可以从目前各家公布的信息以及作者收益情况中看出一定的端倪。

    今日头条:去年9月,今日头条宣布要投入10亿元用于补贴视频创作者。除视频作者外,2015年开始的千人万元计划也依然还在持续。对于这部分顶尖作者的补贴,保守计算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而按照目前普通作者的流量分成情况来看,今日头条上每10万阅读量可以获得百元左右的收益。以“灼见”为例,在今日头条上的阅读数达到百万+时,收益会有上千元。

    企鹅号:今年2月,企鹅号启动了芒种计划2.0,总共12亿元补贴,其中包括10亿元的现金补贴和2亿的内容投资资金。今年的10亿现金补贴将集中在原创和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上,鼓励优质和原创内容、短视频与直播类内容生产。企鹅号的补贴分成了原创补贴和流量补贴这两块,按照目前自媒体的反映来看,原创企鹅号上每10万阅读数大概可以获得500元的收益。当然,其中80%以上的收益都是原创补贴,20%为流量补贴。

    大鱼号:今年3月,阿里文娱把原UC订阅号、优酷自媒体账号统一升级为大鱼号。原来UC的量子计划改成了大鱼计划。过去量子计划本来就有10亿元补贴,发布不足4个月随即宣布再追加10亿,合共20亿纯现金补贴。目的是激励短视频创作。大鱼号的现金补贴整整达到了20亿,这是在所有内容平台之中最多的。大鱼号里比较让笔者关心的一点是“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模式。整体来看,目前大鱼号的奖金最多,在圈子内比较受欢迎。核心原因在于,UC的万元大鱼奖金,给1000名作者直接发万元(4月还会升级2000名)。据其最新发布的收益数据显示,连续4个月每月都获奖的账号就有107个,笔者的朋友圈经常能看到作者晒得奖信息。

    百家号:去年年底,百家号宣布要拿100亿联盟基金补贴创作者。仔细来看,会发现这种更多是原生广告分成,根据分发量以及阅读量等流量数据获得原生广告分成。广告联盟分成和内容补贴还是两码事。百度联盟其实是把过去给网站广告分成资金的一部分用于信息流之上。目前根据作者反馈来看,有些作者百家号上每1万阅读量可以获得100元左右流量收益。但也有作者表示,阅读量和收益情况并不固定,这可能和广告联盟的算法有关——当不同文章对应不同广告时,会根据广告主的投入力度来计算广告收益。

    创作者到底该重点耕耘哪一座“金矿”?

    对于创作者而言,目前这几座金矿的确很难抉择。有的奖金多、有的原创补贴多,有些流量分成高,不少创作者其实也是一处水源供全球,或者干脆选择和自己关系好的平台多接触,哪家平台的编辑多推荐自己的文章就选哪家平台。

    当然,对于真正专注媒体,想提高内容质量的创作者而言,耕耘内容“金矿”要注重这三个点:

    1、通过内容补贴逐渐构建起品牌,不仅要输血更要培养造血能力。

    很多创作者正在陷入误区,根据平台关键词进行创作,产出内容来自口水化行文、拼接、改换说法翻译原稿、抄袭等,以获取平台点击量来得到广告分成,沦落为“做号”者。笔者就亲眼见证一位虎嗅作者一步步沉沦。一开始专注认真撰稿到后来每天标题都是小米雷军阿里马云,靠蹭热词赚流量。

    对创作者来说,要利用平台的补贴逐渐寻找自家的商业变现模式。头条号的千人万元计划、大鱼号的创作奖金评选、企鹅号的原创内容补贴都非常值得肯定。之前和头条号的朋友讨论过,头条号的千人万元计划覆盖范围还是较小,整个互联网科技领域作者覆盖人数在10人左右,而且很固定。好处在于头部作者会更专注,内容独家供给今日头条。

    大鱼号做法不同,创作奖金每月颁发给1000名作者,每月按照作品评选,榜单上每个月都会有新作者出炉,甚至对五星和四星账号分别给予三倍和两倍的广告分成。这可以让作者不再单方面追逐流量效益,更注重内容本身,也能让更多新的优质作者冒头,解决了严肃创作和阅读量之间的矛盾问题。

    2、平台方生态是否完善,补贴能否持续。

    对于创作者而言,补贴能否长时间持续很关键。但并非各个平台都是可以长期挖掘的富矿。在笔者看来,单纯的补贴不可持续,现在表面上看各个平台都在补贴内容,但补贴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单纯靠钱砸内容,却不管内容是否优质,而平台本身就没能拥有较强的商业变现能力,没办法形成良性循环,一旦走过这段时间的补贴,补贴将难以为继。

    另一种是自身已经能够靠信息流的分发形成稳定的商业变现能力,并且能够和广告主、内容生产者之间形成紧密的生态闭环,内容补贴、广告收入之间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笔者曾不止一次说过,现在内容平台的补贴更像是O2O的狂欢,狂欢迟早会回到合理状态。最后考验的还是各个平台生态整合力度以及可持续盈利能力。

    从这个维度来看,笔者比较看好的是百家号和大鱼号。特别是大鱼号已成为行业内唯一能打通图文、短视频、长视频的全内容形态,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商业变现完整路径的平台。第一阶段接入的平台为UC、UC头条、优酷、土豆、淘宝、神马搜索、豌豆荚。第二阶段接入的平台为天猫、支付宝等。

    去年百家号出炉时,笔者就对这种一个账号,全平台分发的做法很感兴趣。如果大鱼号能把账号和内容全打通,这生态整合力度将是各家之中最强的。毕竟这次是将文字、图片、电商、视频、理财、应用分发等全渠道的信息流全部都整合在一起。

    3、平台方能否让信息流产生最大的实用价值

    本质上看,信息流的分发最核心的目的在于让信息被人们所看见并且产生实用意义。信息不仅仅包括文字、图片,更包括视频,但目前来看,能够让这三者真正整合在一起的平台并不多,能让信息产生场景价值的平台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平台都打通了图文、短视频内容形态,但更偏向于内容消费,也就是kill time,给内容消费者带来更多休闲、娱乐。背后的商业目的以及场景结合不强。这给广告主带来的价值不够强,给创作者带来的品牌力度也不够大。

    不过,如果能够把一个文字、图片、电商、视频、理财、应用分发的生态打通,内容不仅仅是用于kill time,而会更结合实际场景,被赋予了更多实用性。这种资源整合能够给广告主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流推荐,反过来也能给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好的收益,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这里可以谈到一个案例,从去年开始,笔者一直在关注一个名叫科技蟹的作者,他在淘宝头条上每天可以靠数码内容和电商的结合卖出几十部手机,收益不菲,逐渐摆脱了仅仅只靠补贴收入的状态。大鱼号想做的事情可能恰恰正是如此。相信如果搭建起了生态,这种垂直且有用的内容未来在平台生态之中会越来越多。

    写在最后:

    到底该挖哪家金矿,笔者最后也还是没给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对于创作者来说,各有各的活法,有人走的就是纯媒体路线,希望靠优质内容打品牌出名,有人玩的是媒体电商,希望能和产业产生更多结合。

    对内容平台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给每种路径的作者都能提供一席之地,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大家都能在这个生态中愉快的玩耍,而不是靠复制粘贴做号单纯赚补贴。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