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共享单车出行报告出炉 ofo助力中国重回自行车大国

  •   2017-04-06/10:15
  • 4月6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携手ofo对外联合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该报告以ofo小黄车海量出行大数据为参考,首次采用城市骑行指数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单车使用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健康贡献水平、停车设施水平、服务环境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北京、上海、广州等20座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排名。行业专家分析称,这是中国首个全面、专业的对主要城市共享单车骑行情况做的集中梳理和数据研究,对透视我国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现状、追踪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推动智能绿色城市建设事业起到参考作用。

    曾经的自行车大国被唤醒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老三件”之一的自行车风靡中国,其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3年,中国城市自行车平均保有量达到顶峰,每百户家庭拥有自行车197辆。自行车渐渐成为老百姓的代步工具,我们常常能从过去的影像材料里看到上下班和上学放学的时间段,自行车如洪流般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画面。

    但随着汽车的普及,骑车出行的人数骤减,自行车渐渐沦为“穷人的交通工具”。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使得道路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自行车的通行条件和停放条件受到越来越多的侵占和威胁。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自行车人口不断下降,30年前,63%的北京人将自行车作为首选交通工具,而如今已经降至12%,作为自行车大国的中国的光辉日渐消淡。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一次次的雾霾预警,无休止的交通拥堵,还有每日高昂的出行时间成本,让城市生活变得不堪重负。城市生态环境的重建呼唤绿色出行。

    2014年,ofo成立,首创共享单车模式,开始引领自行车行业全面复兴。在ofo的带领下以低碳环保、绿色出行为理念的共享单车行业引人瞩目,取得飞速发展。当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曾经的自行车大国被唤醒,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新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ofo为传统自行车行业注入新血

    互联网一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下风头正劲的互联网经济,更被不少国家视为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互联网经济重在创新。这和中国经济当前的新常态不谋而合。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作为互联网时代创新模式代表的ofo小黄车,与具有国有自行车老牌的合作完成了“互联网+传统产业”的鲤鱼跃龙门,依靠新动能带动旧动能实现共同腾飞。飞鸽市场部总监王治国表示,在ofo小黄车投产前,正值行业下滑,产能需求不高之时,而ofo的加入无疑是飞鸽的一次机遇,如今飞鸽对共享单车的生产规模已达每月40万辆。无独有偶,同样与ofo合作的上海凤凰在A股表现神勇,出现连续多个涨停板,ofo给传统自行车企业注入的生机不容忽视。

    共享单车的火爆为我国自行车行业带来的产能为2000万-3000万辆。短期来看,自行车厂商订单翻番,行业重拾活力;长远来看,消费者骑行文化可借势培养,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有望进一步改善。

    自行车王国重焕生机

    在民众环保理念加深,健身需求增长的现状下,互联网共享单车的问世又为“自行车王国”增添生机。随着以ofo为代表首创共享单车模式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正引领自行车行业全面复兴,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也正在不断进化。

    在中国,由ofo在全球首创的“无桩共享单车”模式自推出即大受欢迎,成长迅猛,而其开放、连接、共享的产业供应链模式也让一度惨淡经营的自行车市场重燃生机。作为全球最大共享单车平台,首创无桩共享单车模式的独角兽,ofo以产能、质量、设计为主要标准,与凤凰、飞鸽等我国有知名自行车品牌进行合作。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供应链等具备优势,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ofo已覆盖国内44个城市以及新加坡、英国伦敦和美国加州等地,连接车辆超过250万辆,为超过3000万用户累计提供出行服务5亿次,无论从国内还是全球来看,都已是不争的无桩式共享单车第一品牌。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