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通叫板支付宝:相爱容易离别殇

  • 来源: iresearch.cn 文:caokui   2014-07-09/10:13
  • 图片1

    支付宝一向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既在当年凭借新颖的支付方式一举将淘宝推向网购市场老大的宝座,又推出余额宝引领互联网金融风暴,让传统金融业胆战心惊。可以说,支付宝一直处于高速的进化、发展当中。但正是因为支付宝的速度太快,步子迈得太大,不仅结下了许多对手,就连原本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们也开始对其倒戈相向。

    近日,付费通就公开叫板支付宝,宣布终止和支付宝的合作。虽然二者都各自发布了公告,但一时之间,关于二者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支付宝又失去了一个稳固的合作伙伴,对其业务、用户都有着不小的影响,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让其他的合作伙伴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对于支付宝来说,或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

    付费通脱离支付宝 双方大打口水仗

    就在支付宝还在为一己之力搅动互联网金融浪潮,让整个传统金融业人人自危而欣欣自喜时,没成想却后院起火。从2009年就开始合作的付费通宣布终止与支付宝的合作,给了支付宝当头一棒,让其始料未及。至于停止合作的原因,付费通指出主要是因为支付宝直接发起(非用户发起)的大量高频的账单查询行为,导致近期频繁出现公用事业出账机构账单处理系统、付费通EBPP系统通道堵塞、服务器宕机等问题。

    而支付宝在短暂错愕之后,也迅速给出了回应。支付宝首先爽快地承认付费通关于大量高频账单查询导致的多个问题,但却坚持不是由支付宝自身发起,而是由用户发起的。而最终导致出现的多个问题,是因为付费通的技术硬件等跟不上需求所致。支付宝称在2011年双方约定升级用户体验,支付宝会根据用户的设定查询是否出账,以便在第一时间提醒用户,这一做法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很平常,但对传统企业是一项挑战——言外之意就是出现的多个问题不在支付宝,而是由于付费通自身不给力。回想当二者合作之初的你侬我侬,让人不禁有一种相爱容易离别殇的感觉。

    接下来就更富戏剧性,不断有更加劲爆的爆料出现,双方也大打口水仗。一会儿是付费通直接质疑支付宝在窃取其用户数据,一会儿是支付宝此前的道歉信曝光而又被支付宝否认,一会儿付费通公关总监封欣说支付宝的行为是整个互联网行业最不齿的,一会儿支付宝首席风险官胡晓明又跳出来大谈大数据的真正含义……但不管怎样,付费通与支付宝停止合作,却是不争的事实,支付宝少了一个稳固的小伙伴,付费通也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缴费管道,对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损失。

    支付宝愈发强势 小伙伴群起攻之

    虽然在近年以来,支付宝的确引领了网上支付及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但其愈来愈强势的态度,却让合作的小伙伴认为支付宝想将它们都变为其附庸,这引起诸多小伙伴的不满。而且随着合作的越来越深入,支付宝的合作伙伴越来越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不再具有平等的合作地位,只是支付宝大生态圈下的一个成员而已。比如的付费通宣布和支付宝停止合作的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自身的价值被一点点淡化、磨灭,再不脱离支付宝,就极有可能在未来没有丝毫主动权和话语权。至于所谓的窃取数据、出现多个问题,其实只是一种借口而已。

    别看支付宝目前顺风顺水,但其实已经有不少小伙伴离它而去。就在2011年5月,京东商城宣布停止与支付宝的合作,转而与合作伙伴中国银联,联合开发自主的在线与移动支付工具。这一举措就目前来看无疑是明智的,摆脱了支付宝对自己的钳制,顺利地建立起自己的支付系统,也更心安理得地与天猫展开全面竞争。如果当初京东犹豫一下,继续和支付宝合作,那也不会出现现在上市高市值的情况。

    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虽然让互联网理财成为最劲爆的热点,但也得罪了原本关系一直良好的银行。就在2014年2月28日,工行率先调低支付宝快捷支付限额,当笔当日限额由5万下调为5000元,每月限额从20万降为5万,随后更是有许多银行跟进。当时情况之惨烈,甚至让许多人认为支付宝命悬一线。虽然最后支付宝还是挺了过来,但与银行关系的恶化,却对未来的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

    马上成孤家寡人 支付宝不要自己作死

    支付宝不停地在快车道上奔驰,让众多对手望尘莫及,风头一时无两。但正是由于支付宝的行进速度太快,逐渐变得只以自我为中心,却忽略合作伙伴的成长需求,最终让许多小伙伴离它而去。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支付宝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其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小伙伴的支持,在后续的发展中,更是需要诸多盟友。

    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离支付宝而去。一旦变成了孤家寡人,那支付宝就只能默默作死。3月份没有通过央行二维码支付的审批,就该给支付宝敲响警钟——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固然非常好,但离开小伙伴的支持,再好的创新意识都只是空谈。如今付费通也离支付宝而去,支付宝需要开始正视自己,深刻反思一下。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