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的“老人与海”

  • 来源: 凤凰科技   2014-05-13/19:52
  • 迟宇宙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我们从始至终,都在谈论《老人与海》。“圣地亚哥”是他那天最兴奋的文学意象。他的兴奋或许与稍早前网络上对他的评价有关——一些人具名,另一些人则匿名地指控“周鸿祎老矣”。

    突然出现的指控以极短时间覆盖了微博、微信、论坛,使周鸿祎及其团队怀疑幕后有人操纵。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怀疑,并形成了自己的反应。每次突然出现压力,周就会变得像弹簧一般,在重压之下,弹出一款新产品,或是弹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行动,使对他的指控变成一种褒奖。

    这一次也不例外,就在指控出现之后,周的公司,自嘲为“250+110”的360,发布了自己的路由器,并且时刻准备发布自己的移动搜索战略。路由器与移动搜索,正是此前的指控中,那些人最大的借口。

    当我们谈起圣地亚哥之后,我突然想起另外一位老人,褚时健。我曾在《褚橙的意识形态》中对他褒奖有加,并且也为他援引了海明威的名句。

    事实上,前一次的交流中我们就说起过这位老人。周鸿祎觉得那是一位了不起的老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剧变之后,在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之后,依旧能够从容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依旧能够为人们提供超越财富本身的“意识形态”。“他一点儿都不老,”他说,“他与圣地亚哥一样,是最年轻的年轻人。”

    周鸿祎并不介意有人说他老,至少我愿意这么相信;他介意的是人们怀疑他的创新精神。360在巨头的夹缝中挣扎到今日,正是依靠着周的创造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他也曾遭遇不小的挫折,譬如在“特供机”上一败涂地,但他却从未丧失激情。周本人相信,这种失败对其未来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一桩胜利。

    他的确曾多次说起360的“特供机”。他坦承那是一桩失败的尝试,自然也成为对手讥刺他的借口。“虽然没做成,但至少说明我对新模式的敏感,”他说,“我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别人只看到了成败,我感受到了年轻。有这种精神,就是年轻的。”

    在此之前,他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一直都很得意,会看不清自己。他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会越来越把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但是忽然你从半空中摔下来,其实挺好的,把你摔醒了,你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你知道有些东西不过是偶然。这样你遍体鳞伤,你再去看问题就会通透。”

    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进入巨头时代,曾经受益于互联网精神的巨头们如今正画地为牢,慢慢走向了互联网精神的反动面。互联网精神的本质,自由、开放所代表的选择自由,免费所代表的获取自由,正在离我们远去。

    在这个春天,湖北黄冈人周鸿祎正在面临生命中新一桩挑战,他对自己、对360充满了不满。

    他不是这个春天的主角。主角是新浪微博、京东商城和阿里巴巴,它们将陆续出现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并赢得美国资本的支持。或许会出现中国的“新首富”,也可能出现世界级的“巨无霸”。在一个喜新厌旧的年代,人们盼望新的“英雄”出现。

    事实上,中国互联网正在嘈杂、喧闹、纷纭中经历一个无可奈何的春天。互联网金融因由微信“抢红包”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但支付宝觉得受到了伤害,它与腾讯的财付通相互攻讦,彼此封锁,甚至要关闭相互的通路。腾讯筹备的民营“前海银行”获批,但腾讯和阿里巴巴所期待的开放的“金融体系”却没有出现,传统的券商和银行,为“入侵者”准备好了长城……

    对于周鸿祎来说,他在这个春天看到的景象远不止这些。他此前一直有一个模糊的形象,直到这个春天才变得清晰起来——

    作为互联网行当中的“新领军者”,他打破了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分天下的互联网格局,从樊篱的围困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反抗一切重压在他身上的“暴行”,还原了真实的互联网精神——自由、开放和免费。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巨头们因由技术和资本的优势,正在形成新的壁垒。它们要么复制要么收购潜在的对手,以短视扼杀创新的可能。

    更致命的危险是价值观的考验,财富与规模已经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惟一标准。这是中国商业生态所一直遵循的游戏规则,不择手段地逐利、成王败寇的逻辑。商人们在现实的压迫下变成了现实主义者,人们变得害怕失败,远离创新。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这毫无疑问。未来也属于年轻的公司,它们一定会取代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也会取代360。然而判断一家公司老与不老,与市值和年头无关,与规模和领导者年龄无关,其所关联的不过是心态中到底充满了自满还是不安。

    整体上来看,周鸿祎算得上一个有趣的人。他不怎么介意自己外在的形象,而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他有时候真实得近乎残酷。他的生命充斥着不安,同时对自己的公司和产品永远不满。他还喜欢乔布斯。

    乔布斯曾经年轻,然而却被逐出苹果;当他重新回到苹果的时候,已成为行业中的“大叔”。然而没有人质疑他老了。当他说出“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的时候,不会有人质疑他老了。当他意识到,“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时候,不会有人质疑他老了。

    周鸿祎对新事物保持新鲜感。他告诉我,他对宇宙的秘密充满好奇。他喜欢“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似乎构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曾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说,要站在现在看未来,未来会发生什么,基于今日的定是一个微弱的信号,人们应该去寻找这样的信号;他也希望能站在未来看现在,聚光灯会打在今天的强者身上,但你若以未来的视角看,那些强者有时显得不值一哂。

    人们毫无疑问喜欢看到强者出现。英雄与英雄崇拜构筑了人们的想象。然而从来没有持久的英雄,昔日的霸主,诺基亚与黑莓,转瞬间就走上了穷途末路。

    中国工商界存在几种恶习,有人习惯于兜售苦难,以之作为自己成功的“合理性”;有人倒果为因,通过不断的宣讲,将偶然演变为必然,将自己塑造成了先知先觉的青年导师;更多人选择以“财富”作为惟一的价值准则、判断标准。

    他反感那种倒果为因。他喜欢说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相信成功靠的是运气。古龙的《七种武器》中写道:“有的人天生勇敢,有的人天生机敏,但却都不如天生就幸运的人。”

    他更反感那种一元化的价值观。

    “乔布斯最后得了癌症,还能够玩命地干下去,你说他是为了钱吗?他也不缺钱。你很难拿金钱来解释这个动机。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他心里肯定有口气。人都活一口气,他要证明自己。”

    经由不断挑战巨头,周鸿祎及其360改变了巨头垄断的局面。他也证明了自己,尤其当那些巨头们联合起来攻讦他的时候,他能体会到内心的愉悦。然而他不确定自己到底给中国互联网带来了“自由”,还是使“反动派”变得更加狡猾。

    他所期望的是一种理想的商业文明形态出现,充分的自由与开放,使大公司与小公司能够共生,而不是复制、站队与收割。他希望这种生态能够不怕失败、鼓励创新。有时候他难免会沮丧,更多时候,他还是愿意坚持下去,依靠勇气,寻找运气。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他年少的时候就野心勃勃,希望成就一番事业。能够从互联网藩镇割据、诸侯争霸的版图上脱颖而出,并且始终保持本色,除了他的斗士特性外,盖因他坚持了一些“正确”的东西,以颠覆者的姿态构建了真正的互联网精神。

    “我很想多谈谈失败。”他说。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