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和非国产之间 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

  • 来源: 泡泡网   2014-05-08/13:44
  • 2014年前半年,智能机市场再掀狂潮,尤其是国产手机厂商,更是相继发布多款新品抢占各价位市场,一时间手机市场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各厂家为了产品出彩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竭尽所能。而随着硬件配置差距逐渐缩小,单一的硬件配置噱头已无亮点,更多的厂商开始在软件上下功夫,几乎每家厂商甚至每一款手机,都开始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即ROM)。

    盘点如今市场上的ROM,最热门莫过于苹果的iOS和基于Android二次开发的ROM,相比苹果的封闭,开放的Android被多家厂商用来二次开发并做出有自己风格的操作系统,这其中有国外的三星、索尼、摩托罗拉、LG,有几乎所有国产手机厂商,更有一批独立于硬件外的ROM。

    如此多的ROM,每个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定位,都有很出彩的特点,但是到底什么样的ROM更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从国产ROM的受欢迎程度和国外手机系统屡遭吐槽等现象不难看出,国产ROM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今天作者就通过对比基于OPPO Find5的ColorOS和基于三星GALAXY S4(i9500)的三星手机原生ROM这两款具有代表性的ROM,依此说明为何国产ROM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OPPO Find5与三星S4,都是OPPO和三星在2013年发布的阶段性期间机型,分别代表着两家厂商在当时巅峰的生产工艺和顶级设计理念,而其分别搭载的ColorOS和三星OS,同样是当时的顶级优化ROM。因此,这两款手机及其所搭载的ROM,非常具有代表性,用来对比说明国产与非国产ROM谁更适合中国用户,很有说服力。

    首先,我们来看两者的锁屏界面。锁屏界面是手机ROM的第一呈现,锁屏界面与解锁方式,也是用户对于手机ROM的初体验。

    三星OS与ColorOS,原生解锁各有不同。三星OS与ColorOS同样使用滑动解锁,三星OS无特效,但ColorOS则有玻璃翻转效果。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而在多样化锁屏方面,三星OS有面部解锁、语音解锁、签名、图案、PIN码和密码等多个解锁功能项,而ColorOS有滑动、人脸、图案和密码四种解锁,简单直接。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然后是桌面。解锁手机,直接呈现的就是手机桌面,桌面也是ROM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三星OS与ColorOS都采用了主界面与分级界面的桌面设计,桌面元素也都足够丰富,而区别在于,三星OS的桌面布局及小插件远不如ColorOS的布局合理并且清晰,相比之下,三星的小插件多并且复杂,更是有三星服务等插件,影响体验,而ColorOS简单实用,天气和日期、照片墙、搜索。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另外是图标风格。除了桌面外,图标风格决定着手机ROM的风格,尤其是中国用户,对于桌面图标美观要求更高。三星OS与ColorOS都采用拟物化射击,区别在于三星OS的拟物化设计中国文化元素匮乏,而ColorOS的拟物化不仅小清新气息浓厚,并且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最后,是设置与功能项。设置与功能项,是手机ROM给予用户操作最核心的部分,设置与功能项的优化、布局排列及完善,是用户体验的核心。尤其对于普通用户,直观的布局和详尽的功能尤为重要。三星的设置项分为多个列表,看似分类清晰,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一个设置有可能需要连续寻找多个分类设置项才能找到,ColorOS虽也分列表,但是分类清晰准确,常规、声音、显示三个分类列表非常直观,用户在使用时可直接找到所需设置项。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在国产和非国产之间,国产ROM更符国人使用习惯

    综上述,无论从界面风格亦或是设置与细化功能,国产ROM更了解中国用户的心理和实际需求,非国产ROM的死板和牵强,在文化诠释和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始终有些欠缺。即使外商如今已经非常注重中国市场,都在不遗余力靠近和理解并适应中国用户,但刻在骨头里的日常习惯和文化修养,依然是不能学习和模仿的一道坎。相比之下,国产ROM更能理解中国用户的习惯,也更能阅读中国文化,并且能第一时间接收用户反馈并作出修正。在国产与非国产ROM之间,国产ROM才是用户的最终选择,更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