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讯(CWW)每年的五一小长假都是旅游高峰期,人们迫不及待的拿起钱包和行囊,踏入轻松愉快的假期旅途。同时,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出行与移动支付关联越来越紧密。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到2014年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的在线旅游业务量将达15%,在线旅游服务呈现日趋移动化的趋势。
不过,安全专家表示,节假日多是黑客传播病毒及钓鱼网站的高峰期,五一劳动节前后一周的时间内,手机用户在通过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时,应格外提高警惕,谨防中毒被骗。
五一小长假 迎来手机支付小高峰
近期,Travelzoo旅游族日前发布《2014年亚太旅游趋势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旅游移动支付三大趋势:
第一,中国旅游移动支付的意愿度最高。在整个亚洲地区,用户移动支付购买旅游产品的意愿度为50%,中国的意愿度最高,为73%。
第二,旅游移动支付单笔价格呈现增速。在移动终端预订和支付过旅游产品的用户中,45%的用户单笔支付额在300元到1800元区间,26%的用户单笔支付额则在3600元以上。
第三,人们更多的通过手机网页来进行手机支付,2013年数据显示,34%的用户愿意通过APP客户端支付、40%的用户愿意通过手机网页支付、另外还有17%和9%的用户习惯通过微博和微信支付;
高意愿、高消费额支付,以及高频使用手机网页、APP客户端支付,将成为2014年以及未来数年的移动支付特征。针对这一项全民移动化趋势,各大平台也在尝试推出不同的移动支付惠民政策。例如,手机百度在五一前期就在全国范围里掀起一轮“票务优惠总动员”,提出移动购买旅游景点门票、电影票、餐饮券等最高可获得高达50%的优惠折扣,在移动支付领域打响应对五一小长假的优惠战第一枪。
不过对此,安全专家提醒,在高意愿以及高消费的趋势背后,也吸引了手机病毒、手机木马制造的黑色利益链。去年开始,有组织、有背景的恶意软件黑色产业链已经形成。其中,不法分子往往通过传播病毒、利用网站钓鱼以及短信诈骗等形式盗取用户的“手机钱包”。而人们高频使用APP,尤其是手机网页进行购物支付,更是为这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类支付风险高发 专业防护保手机安全
根据百度手机卫士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用户对移动支付风险存在四大担忧。这些风险包括:第一,用户手机丢失后,对手机上的网银支付相关应用被他人恶意使用的担忧,这些用户人群占比总数的81%;其二,73%的用户则是表示对于“网银等账号密码被窃取”最为关心;其三,对手机存在病毒和木马程序担忧也是用户关心的诉求点;除此之外,对钓鱼网站骗取钱财的担忧则排在最后。反观,而这四类风险也正好是人们旅游出行中高频发生的场景。
专家分析认为,出行时手机设备丢失的几率高于日常出行,而比手机遗失还严重的是,五一期间商家各种优惠信息成为病毒和木马最佳藏身之处。例如,五一出门旅行,机票、旅馆成为热门搜索,不少用户通过移动端App查询信息、快速下订单。这给黑客提供了可趁之机,他们通过发送低价打折机票、打折宾馆酒店等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做诱饵,引来购买点击的用户。这些钓鱼网站与正常网站内容极度相似,用户一旦轻信,点击进入或者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就会被骗。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的双十二前夕,百度手机卫士就率先发现了一款名为“支付宝大盗”的新型病毒,该病毒可以获取用户账号、密码,窃取用户账户钱财,给用户的网购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业内相关人士分析认为,面对移动支付领域出现越来越复杂且多变的风险,用户更需要安全软件实现支付全过程和全场景的保护。据了解,目前百度手机卫士是国内首个推出支付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安全厂商。百度手机卫士“环形防护”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4大模块一站式安全服务。当消费者在使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时,百度手机卫士第一步保证支付相关的软件下载来源的真实可靠;第二步,对整个手机支付运行环境进行安全的扫描和安全的加固,保证不会有恶意程序和恶意的漏洞的入侵;第三步,加密手机支付信息的传输,避免信息被截取;第四步,提供单独的短信验证码短信存储域,避免遭恶意软件读取。
尤其重要的是,在百度钱包实现市场的渗透率逐渐提高之时,百度手机卫士已经将支付安全防护功能全力输送到百度钱包中,贴身保护,打造了“4+1安全支付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业内‘最安全’钱包。“4+1安全支付解决方案”包括反恶意、反调试、反注入、反篡改,应用加固五大技术举措。除此之外,百度手机卫士还对“百度钱包、手机百度”等应用进行了应用加固,提前在应用发布前进行了代码防篡改处理,从源头掐断移动支付风险。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在技术层面为用户提供了支付安全解决方案,五一前夕,百度手机卫士联合国内众安保险还推出了业界首个“安全支付亿元保赔计划”,百度手机卫士用户如果遭遇吸费病毒造成经济损失,申请理赔后将可以获得最高10万元的赔偿金。此举对用户来说无疑形成了“双保险”,让用户可以畅快享受长假,再也无须过分担心移动支付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