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实锤: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病毒已是“孙子辈”,疫源地另有他处

  • 来源: 驱动中国 文:邓支航   2020-02-23/14:28
  • 驱动中国2020年2月23日消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疫源地和“零号病人”话题一直备受关注,甚至还出现了多个版本的阴谋论谣言。

    日前,一则来自中科院的论文引发热议。该论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出现人类感染的疫情并非首先发生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这个发现也印证了早前《柳叶刀》对武汉市第一批41例病例的初步分析结论。同时该研究还指出,新冠病毒早在11月下旬或已出现人际传播。

    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论文名称为“Decoding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s of novel pneumonia coronavirususing the whole genomic data(使用整个基因组数据解码新冠病毒的演化和传播)”。是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脑科中心的科研人员联合完成。

    CHINAXIV截图

    这篇论文中显示,研究人员从来自GISAID EpiFluTM的全球共享数据中,提取了截止2月12日,覆盖四大洲12个国家的93个新冠病毒样本基因组数据。在这93个样本包含58种单倍型,通过对它们的演化关系研究发现,其中单倍型H13和H38是比较"古老的"单倍型,通过一个中间载体( mv1,可能是祖先单倍型,也可能是来自中间宿主或"零号病人")与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关联,并通过单倍型H3衍生出单倍型H1。

    而蹊跷的是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病毒样本中并没有发现的“古老的”单倍型H13或H38,甚至在全武汉的样本中都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很不寻常,研究人员推测是研究中采集的武汉样本有限的原因。据悉在这次研究中武汉市样本中也仅有的一例“较为古老的”H3样本,但和华南海鲜市场都没有关联。

    华南海鲜市场的病毒样本都是H1及其衍生单倍型H2,H8-H12,都是排在H3以后的。同时,结合华南海鲜市场病患的发病时间记录和种群扩张时间等因素综合判断佐证,可以说明华南海鲜市场的病毒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华南海鲜市场并不是疫源地,只能算是一个病毒的爆发地。

    可见,发现更多H13和H38感染者并追溯其既往轨迹和接触史,对找到“零号病人”有重大意义。但在本篇论文的研究样本里,这两类最关键的、更“古老的”H13和H38病毒感染者,则是分别来自广东深圳(广东首例)和美国华盛顿州(美国首例)的病例样本,研究人员追溯发现,这两人都在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在武汉有旅行史。

    论文基因分析截图

    同时,研究人员追踪新冠病毒的种群扩张分析后发现,新冠病毒在2月12日前发生过2次明显种群扩张:分别是2019年12月8日和2020年1月6日。其中2019年12月8日这个时间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就已经出现了人际传播。而2020年1月6日的第二次种群扩张据推测和元旦假期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还指出,目前还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发生过重组事件。

    虽然这篇论文参考价值极大,不过也可以看出,研究中的93个样本数量较为有限。据悉,这篇论文在2月19日发表了v1版,在2月21日更新了第二版v2版,不排除后续可能随着病毒样本增加,又带来新的研究发现,驱动中国将继续保持关注。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