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宣布轻应用平台在12月全面开放后,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不仅知名企业如58同城、智联招聘等纷纷加入,也吸引了传统领域巨人如宝洁、南方航空、新东方等投身其中。近日,打开百度轻应用可以发现,移动门户网站的巨擎——手机腾讯网已全面接入了轻应用,该网旗下13款轻应用完成应用大全和精确寻址,其中包括了腾讯网、腾讯汽车、腾讯科技、腾讯股票、腾讯新闻、腾讯校园、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女性、腾讯娱乐、腾讯体育、腾讯数码和腾讯财经——几乎全部是腾讯拳头级产品;而有消息称,后续手机腾讯网还会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与百度轻应用合作,开发出更多符合网民使用场景的轻应用来。 图1:手机腾讯网旗下13款产品接入百度轻应用 腾讯与百度在轻应用领域的合作,可以说是件令人可喜的事情。一般人立刻就会想到,腾讯公众平台不就是“轻应用”吗?腾讯为什么又和百度合作呢?两大巨头携手的思路主要是基于“共赢”——通过智能搜索与分发,百度为腾讯的13款产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而轻应用平台又多了重量级服务供应商,显然是“双赢”的局面。业内观察者普遍认为,此次手机腾讯网全面接入百度轻应用,也正说明了轻应用的号召力,同时将对同类开发者产生极强的示范作用。据了解,不仅是腾讯,目前手机新浪网也投入了轻应用的开发中。 百度腾讯轻应用合作,共同语言是WebApp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两者的合作是具备坚实基础的:在技术层面那就是WebApp。腾讯一直致力于将微信公众平台与Web服务结合起来——几乎我们见过的全部标杆式的微信公众账号服务,你都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切换,也就是说,类似于百度的“轻应用”,二者的本质都是WebApp。 但两者在构建动机和获取机制上是有不同侧重的。首先,从构建动机上看,百度通过移动端搜索关键字,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将需求与内容相匹配,为用户推荐适合的轻应用作为解决方案,这对绝大多数的长尾应用来说,则起到了WebApp分发作用;而腾讯是实现拳头产品微信平台服务的多样化——但目标是相同的,因为两巨头都希望让个人、本地商户、移动应用开发者能够在轻应用这个大平台上实现“生存和共赢”,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基于轻应用的生态系统——而在目前诸侯纷争的移动互联时代,巨头联手博弈,整套生态系统的建设速度或许更快。 其次,两者的WebApp在获取机制上存在的偏差,导致各有“尿点”,则是合作的必然——合作才能完美互补。比如百度轻应用的核心优势是“移动搜索”,百度WebApp的获取模式更加与“用户需求”直接关联;而在微信中,其优势在于依托其社交关系链和“卡片式”的设计,公众账号和其内容本身可以被广泛传播。也就是说百度轻应用强于“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则利于“传播”,试想一下,在分发途径上,如果“搜索”+“传播”再次紧密结合,结果会怎样! 百度腾讯轻应用合作,是竞合双赢 目前从产品形态上来说,技术立身的百度轻应用已经很成熟了,基于百度所提供的开发环境、Clouda框架、流媒体转码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轻应用在性能和形态上都与原生应用接近。这样,手机腾讯网的用户使用轻应用时,完全可以获得与NativeApp同样的体验感受,作为顶级内容服务商,腾讯显然在乎实现效果,而百度成熟的轻应用技术让他放心。 手机腾讯网主体用户是青年人,聊的话题自然是吃、穿、住、行、玩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也与百度轻应用的目标适用人群和适用服务高度匹配。因此,虽然腾讯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有自身优势,但多条腿走路为什么不可以呢,毕竟双方是基于同样背景、有同样的大战略,同样的适合人群。 腾讯一向是注重实效的公司,否则他无法从QQ起家,现在触角伸向了互动互联网的几乎所有领域,成为了事实上的巨无霸——从学习模仿,到业务合作,他的每一次合作都是基于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大方向决定的;而对百度轻应用来说,引入腾讯合作同样是基于自身业务拓展的实际需求:腾讯的加入,不仅将带来大量用户,更会吸引更多重量级企业合作,有利于轻应用的盘子急速扩展。 虽然百度和腾讯似乎都对此次合作定义在“产品层面”,但我们还是应该看懂其中的“竞合战略思想”。“竞合理论”源于对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和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百度和腾讯在轻应用的合作,是一种合作下的博弈,存在着“双赢”的必然性。 从更高的角度上分析,互联网类的新型企业没有明确的界线划分,每一个企业的前台内容服务系统、后台管理和安全系统、周边服务系统都应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在一起,企业必须走出孤立交易的圈子,进入相互联合的王国,获取竞争优势。这是百度腾讯轻应用“生态圈”的共识,也是新浪投入轻应用的共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