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打车软件的系统还不完善,记者使用快的打车预约,系统显示的接单车(车牌为沪FV开头)和实际前来的(车牌为沪FW开头的蓝色联盟出租车)并不是同一辆,为此还产生了一些纠纷。 本版摄影 记者 丁嘉 记者在非高峰时段使用打车软件预约出租车,司机响应的速度均比较快。 不少打车软件公司都在通过补贴司机来扩大影响,的哥姜师傅对其中奥妙已经非常熟稔。 “要从四川北路到新闸路,哪位师傅愿意来接一下?”对着手机说上几秒,立刻有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开车到你面前。各种各样的打车APP一夜之间在不少白领间兴起,简单操作就能玩转指尖上的智慧交通。 然而,记者在体验嘀嘀、快的、大黄蜂和摇摇四种打车软件的过程中,仍然发现不少问题,例如预约功能形同虚设、高峰加价才有司机理睬,以及由于司机接单不受公里限制,再远的司机都能抢单,导致消费者为了不扣信誉度而在原地苦等。而在开车途中,乘客还要面对此起彼伏的其他订单的语音挺行,以及司机玩“抢红包”游戏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陈诗松 叫车 嘀嘀打车:★★★★快的打车:★★★ 大黄蜂打车:★★★★摇摇招车:★★★ 定位偏差两条马路主动建议高峰加价 四款打车软件主页面布局相似,均为一张定位地图和打车按钮。界面最便捷的是嘀嘀用车,主界面上“预约用车”和“现在用车”两个按钮分别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引入相应的叫车流程。而快的打车、大黄蜂打车和摇摇招车则是先选地点,再选时间。 进入具体叫车信息页面,有三款软件支持语音叫车,只要说清楚自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时间,再选择“等待时间”即可。支持文字叫车的,要将这些必备信息作为文字输入。记者看到,在这些选项后,软件一般都会显示“短途建议现在用车或加价预约用车”、“高峰时段打车难,建议适当增加小费试试”等语句,在“愿意加价”的选项下,可选择愿意多付的小费数额,最多可加100元小费。 打车软件的定位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司机接单乘客上车的效率。记者分别选取了东宝兴路和新闸路上的两处地址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定位最精确的是大黄蜂定位,两处地址的门牌号没有一丝误差。此外是嘀嘀打车,定位较准,门票号有偏差,但是距离不远。而快的打车和摇摇招车的定位偏差就有些大了,记者明明在东宝兴路,摇摇偏了一条马路,定位到了宝源路,而快的打车则偏到海伦西路上去了,偏差不小。 预约打车没一次成功摇摇支持跨市约车 记者使用发现,这4款打车软件中,嘀嘀、快的和摇摇都是支持预约打车的,只有大黄蜂只支持现场打车。然而,记者分别使用了三家的预约打车,居然没有一次成功。 记者在下午两点时打开快的打车,预约晚上6点半用车,结果到了6点半,没有一位司机接单。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嘀嘀和摇摇的预订中。发出预约语音后杳无音信,到最后界面只显示“预约时间已过期”。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体验中发现,相比其他打车软件,摇摇招车提供了更多的预约项目,例如派车接人,只要输入出发地、目的地,以及要接的那位乘客的手机号即可。还有一项是异地约车服务,可以在上海预约北京、广州和深圳三个城市的用车,不过要如愿使用,还得有司机愿意接单。 低谷时段最快5秒响应高峰加价才有司机接 记者体验发现,在非高峰时段分别使用这四款软件打车,司机的接单速度只能用一个快字来形容,最快的隔了5秒钟,最慢的也只用了20秒。 “现在要从新闸路昌化路到四川北路东宝兴路,有师傅愿意来接一下吗?”当记者从大黄蜂打车APP发出语音叫车后,不到5秒钟,操作界面上就显示说,锦江出租的姜师傅接单了,手机立刻响起,司机询问记者具体在哪里。 不过,到了高峰时间,这种迅速的反应很遗憾地消失了。早高峰时段,记者使用嘀嘀打车要从四川北路到西藏北路,不知是早高峰车辆紧张的关系,还是距离太近的关系,在5分钟内,都没有司机接单。无奈之下,记者在5分钟内先是选择了加价5元,再选择了加价10元,最终才有一名蓝色联盟公司的司机接了单。 接单 嘀嘀打车:★★★快的打车:★★★ 大黄蜂打车:★★★★摇摇招车:★★★ 司机接单无距离限制为不影响信誉记录乘客只能苦等 被司机接单后,就是等待车辆到来的时间。在体验中,最顺利的是使用大黄蜂的过程。下单5秒被接单,手机界面上显示出司机师傅的名字、车牌号、手机号,并写着“预计在0分钟内到达”。随后记者便接到了师傅的电话,说自己已经停在新闸路昌化路的交界口,问记者在哪里。记者抬头一看,不远处停着的那辆白色锦江就是姜师傅的车。从下单到上车,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 通过摇摇招车的叫车经历也比较顺利。记者在浦建路浦华路交界口使用摇摇招车,10多秒后,就有司机接单,半分钟后师傅打来了电话,问记者在哪里。双方商定在交界口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上车,当记者走到车站时,这辆蓝色联盟出租车已经停在那里了。 然而,在嘀嘀和快的打车的体验中,记者则体会到了苦苦等待的滋味。记者使用嘀嘀打车从四川北路东宝兴路到新闸路昌化路,手机界面的上方显示,海博出租的姚师傅接单了,但下方显示其车辆距离记者2公里,开过来需要6分钟。随后,姚师傅致电记者,确认要车,跟记者说自己在北京东路。因为已经确认了订单,擅自取消的话会影响到信誉记录,记者只能答应等。谁知一等等了8分钟,其中面前开过了5辆空车。 记者在梅陇路用快的打车软件叫车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司机接单后先致电说等5分钟,结果等了8分钟。 系统出差错两个司机抢单惹争端 按理说,记者发出一个订单,只能有一个师傅接单,并获知记者的手机号。然而,在记者体验快的打车的过程中,却同时接到了两个司机的电话。 记者在梅陇路叫车,先接到了一个司机电话,跟记者确认订单,并称5分钟就能到。过了一会儿,记者又接到一名司机师傅的电话,说自己已经在老沪闵路,马上就到了,让记者少安毋躁。不一会儿,这辆蓝色联盟的车已经停到了记者面前。 记者查看车牌号发现,跟快的打车界面上显示的接单车牌号并不是同一个,然而这位师傅报出了记者的手机号,于是以为是系统对于车牌号的提供有误,便上了车。谁知在车上坐了不到3分钟,又接到了一名司机师傅的电话,询问记者在哪里。这下记者糊涂了,明明只下了一次订单,怎么会有两个师傅同时抢到单呢? 在被第二名司机责怪后,记者又接到了快的打车客服的电话,称有司机来投诉,找记者核实。根据客服的说法,系统显示记者下了两次订单,认为是记者的失误。然而,记者确认只下过一次订单,并从历史记录中找到了证明。客服这才表示歉意,承认是系统出了差错,连续发了两次订单。只是轻轻按了一下“我要打车”,却引来随后这么多的争端。 软件设诚信体系制约双方司机为信誉要求记者承认违约 在记者体验中,如果碰到要等司机的情况,总会在等待时间中碰到有其他空车经过,而接单的师傅也说,在开来的路上,也会碰到扬招的乘客。制约双方守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打车软件设置的诚信制度。 记者查看嘀嘀打车的订单记录,可以看到“叫车数”和“爽约数”的统计信息。在“爽约惩罚”中,记者看到,软件规定,在司机应答后,乘客在未与司机沟通的情况下,没有在约定时间的15分钟内出现在约定地点,视为违约行为。情况属实的话,将对乘客进行惩罚。“第一次爽约,乘客账号将被停用一周,第二次爽约,将被停用两周,第三次爽约,将被永久停用。” 使用大黄蜂违约也有惩罚,如果接受订单1分钟后取消,或是司机到达后等待超过10分钟,打车的消费者会被扣除诚信勋章一枚,价值5元,“订单取消费将用于补偿司机师傅的空程时间。”而使用快的打车,成交率即为信用率,比率高低直接影响打车订单成功率。 同样的,如果是司机违约,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最具制约性的就是扣钱。在记者体验中,竟然有司机违约在先,却为了不想扣钱而央求记者承认违约。 记者当时使用的是快的打车,预约晚上6点半用车,谁知到了7点快的打车的司机才打电话来问记者是否还要车,记者表示因为司机始终未接单也未致电,所以自己就上了另外一辆车走了。谁知这时司机居然要求记者在订单后续中选择违约。“因为我车来了,你却不在,应该是你的问题。” 上车 嘀嘀打车:★★★快的打车:★★★★ 大黄蜂打车:★★★★★摇摇招车:★★★★ 上车后叫车信息仍不断 不论是通过哪种打车APP软件叫来的车,记者上车后,都能看到这些司机的标配:两部手机,一部自己用,一部智能机专门抢订单,手机里一般都装了3个以上的打车APP,基本就是记者体验的这四种APP。锦江的姜师傅索性将公司的电调系统都直接关掉了。“用打车软件都用不过来了,赚头比电调好多了。” 在开往目的地的体验中,虽然记者已经坐在了车上,但是叫车软件依旧会播报此时此刻其他用户的叫车订单。记者耳边不断出现此起彼伏的语音订单,司机师傅的手机不断有语音订单跳出来,最多的是使用嘀嘀打车的张师傅,整个路程不到15分钟,订单来了10个,张师傅抓紧抢了5个,但是动作不够快,一个都没抢到。 坐在锦江姜师傅所开出租的副驾驶上,身旁的手机叫车订单也是络绎不绝,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单出来,姜师傅稍犹豫了一下,就被其他司机抢去了。姜师傅说,平时喜欢做静安区的生意。“相比之下,浦西用这个软件的乘客比浦东多,而静安区在晚高峰时段用的人更为集中。都是白领,也比较能接受加价。” 司机边开车边抢“红包” 在与司机师傅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师傅多用打车软件接送乘客,这些软件平台都会用定期补贴电话费、OK卡,甚至是大米粮油的方式激励司机。此外,在开车途中,还会时不时地跳出“抢红包”的游戏界面,只要抢到红包,就能获得至少5元的电话费。坐在记者身边的张师傅正开着车,听到“开始抢红包啦”的语音提示,立刻伸手去按手机上的抢红包按钮,玩得不亦乐乎。 问起是否会影响开车,司机们对于这点难度有些不以为然。“我们都是老司机了,开车技术还信不过?这些根本不会影响开车,如果真影响,就不会伸出手去按了。” [的哥谈门道] 奖励多连用哪款手机抢单快司机都懂 不少司机在记者体验过程中透露了自己的“生意经”。原来,这些打车APP软件公司为了做大平台,都会定期补贴司机师傅电话费,基本每周补贴20元。司机们自己也动足了脑筋,一部手机同时装上三四个,一个月下来就能收到300元左右的电话费,“多得用也用不掉。” 姜师傅向记者比较起了各家的优劣。嘀嘀是积分制的,积分越高,抢单的成功率越高。不固定地奖励5元至20元,但清一色只充电话费。而快的打车和大黄蜂又改进了策略,知道司机们的话费用不完,转用其他方式。快的将补贴打入司机们的支付宝账户,而大黄蜂则是变成领OK卡的形式。姜师傅告诉记者,自己装了一个月,已经领了6张200元的OK卡,而自己的同事最多在一个月里已经领了10多张。 据透露,除了这些,还有多种渠道可以获得额外收入:比如软件公司鼓励司机多在线的“抢小红包”游戏,还有“高峰时段每车次15元、非高峰时段每车次5至10元”的随单奖励,乘客自愿给出的小费,上网流量补贴,以及推荐别人注册使用这款APP后获得的“推荐提成”,推荐一位乘客可以得10元,推荐一名司机使用可以得20元。司机还告诉记者,用什么手机也有讲究,“iphone是双核的,三星是四核的,一般大家都用三星,抢单抢起来速度更快!” 对于外界的种种争议,司机们对此表现得很淡然,“三六九,抓现钞,现在能赚就赚,哪天被取消了我们也没办法。” [总结] 为了更简单反而更复杂 打车APP成为了年轻司机和年轻消费者的抢手货,记者体验了才发现,这一软件在司机圈中居然如此盛行。尝到了推广期的各种外快和甜头,司机们忙得不亦乐乎。而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体验下来却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作为新开发的软件,从软件本身设计而言,技术上依旧存在很多漏洞。最“坑爹”的是司机接单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3公里之外的司机都能抢到记者的订单,而订单一旦确认之后,不能擅自更改和取消,这就带来了苦等的尴尬。选择不等,就要被扣信誉,影响下次叫车的成功率。选择等着,看着眼前的空车开过,浪费了不少等待的时间,反而违背想通过打车APP加快叫车效率的初衷。同样,因为软件系统问题导致两个司机接到同一个活的矛盾,反而让原本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在软件系统之外,这样的叫车模式从另一个角度也增加了司机的“挑客率”。预约的订单从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有太大的不可控性,有的司机坦言不愿太早把时间定死,心想着可能还会有更好的活。这也是导致高峰时间用叫车软件只有加价才会有司机理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有争议的新生事物,推广期后何去何从,还是要看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责任编辑:边境
|